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下表为一台冷暖空调名牌上的有关数据,关于这台空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电源
电压
频率
额定制冷功率
额定制热功率
220V
50Hz
1200W
1320W


A.若连续制冷半小时,空调消耗的电能为1.27KW·h  
B.空调要使用图甲的两孔插座
C.使用空调的插座所接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应等于或稍大于6A
D.使用空调时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

来源: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它是摄影者在秋天一个晴朗的早晨拍摄到的,请仔细观察这幅图片,找出其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正确描述     [      ] 

A.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B.附着在花枝上的小水珠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娇嫩的花枝在力的作用下变弯了
D.小水珠起到凸透镜的作用,通过它看到的是远处花朵倒立的虚像
来源: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B为电磁铁,C衔铁,D为电铃,L为指示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灯亮,电磁铁有磁性
B.当温度低于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灯不亮,电磁铁无磁性
C.当左侧电路为闭合电路时,电磁铁不能吸引衔铁,电铃不响
D.当左侧电路为闭合电路时,电磁铁吸引衔铁,电铃响
来源: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取一根细线,一端系一块橡皮作一简易重垂线,用它来检查桌腿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若在一边的桌腿下垫上一块小木块,再利用简易重垂线检查一下桌面是否水平。试在图中画出用手提着的重垂线。

来源: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中为A、B两组照片,仔细观察照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A中的照片你能否判断飞机与汽车哪个在运动?
(2)根据B中的照片你能否判断飞机与汽车哪个在运动?
(3)由(1)(2)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来源: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是“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物连接图,其中电源是三节新干电池,灯泡额定电压是3.8V,其灯丝电阻约是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1A”的字样,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中未连接的部分连接好,使它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
(2)小刚合理地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但闭合开关后灯不亮,聪明的小刚猜想:
A、可能是灯丝断了               B、可能是变阻器断路
C、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D、可能是电流表断路
根据小刚的猜想,请你借助图中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小刚的猜想,将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填入下表:

猜想
电流表示数/A
电压表示数/V
如果A成立
 
 
如果C成立
 
 

(3)假如电压表0—15V挡量程已损坏,小刚仍想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将小刚设计的电路图画在下面的虚线框内。
(4)按小刚新设计的电路图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达到      V,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各1分)

来源: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聂利同学在五年级自然课上听老师讲,蜜蜂是靠翅膀的振动发声的,她想抽时间去附近的养蜂场看一看。一天她来到养蜂场,发现箱外聚集在一起的蜜蜂似乎在休息,并没有振动翅膀,可嗡嗡声不绝于耳,后又发现蜜蜂歇在花上,翅膀一动不动,但仍有嗡嗡的声音。她感到很疑惑,难道是老师讲错了吗?她又查了《十万个为什么》。书上清楚地写着:“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她想,难道连专家都搞错了吗?于是她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和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建议她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   她做了下表中“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发现蜜蜂的嗡嗡声没有变化。经观察她又发现蜜蜂嗡嗡叫时,蜜蜂双翅根部的两个”小黑点“在鼓动。她猜想:“小黑点”可能就是蜜蜂的发声器官。于是她又做了下
表中刺破蜜蜂双翅根部”小黑点“的实验,发现蜜蜂不再发声。(本文摘自《少年科普报》2003年第49期)

实验名称
实验总数
死亡数
发声数量
声音大小
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
8只
2只
6只
没有变化
刺破蜜蜂双翅根部”小黑点“的实验
8只
2只
0只
没有声音

 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聂利同学的实验研究,关于蜜蜂的发声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                                                     。
我们从聂利同学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学到什么?
答:                                                      

来源: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巡天,华夏儿女的下一个目标是登上月球。关于月球上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和猜想。有关月球周围的磁场问
题,洋洋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和检验猜想的实验方案。洋洋的猜想:月球可能像地球一样,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它的周围存在磁场,并且也有“月磁”南极和“月磁”北极。洋洋为检验上述猜想所拟定的
实验方案:(1)取一个小磁针用细线悬挂在月球表面附近,如果它静止时指向某一方向,则可表明月球周围存在磁场;(2)它的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月磁”的北极。 
你认为,洋洋为检验猜想所拟定的实验方案中应该改进或改正的是                           
                                                 。

来源: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学课中,老师曾讲过“水果电池”,激发了某同学对苹果导电性能的探究:
(1)你认为苹果的导电性能可能与苹果的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猜想是                         
(2)下表是该同学用伏安法,在一定电压下研究苹果的形状、甜度和通过的电流的实验数据:根据表中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写出两条填写在横线上。

 
苹果1一般甜
苹果2较甜
苹果3很甜
完整
100(µA)
200(µA)
300(µA)
削了皮
100(µA)
200(µA)
300(µA)
切掉一部分
100(µA)
200(µA)
300(µA)

 
结论一:                                  
结论二:                                  

来源: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亮在学习了“浮力”之后,做了一个观察鸡蛋悬浮的实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如图所示,先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2的圆筒形容器(厚度可忽略),向容器中注入10㎝深的水,再取一个鸡蛋,称得其质量为55g,将它轻轻放入水中,发现鸡蛋沉至容器底部,此时测得水面升高了5mm;然后,向容器中加食盐并不停地搅动,直到鸡蛋恰好悬浮起来为止。请计算:
(1)容器中未放入鸡蛋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g=10N/kg)
(2)当鸡蛋悬浮起来时,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来源: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范围是0~20Ω,R2=40Ω,灯泡L标有“6V  3W”字样。

(1)闭合开关S、S1和S2,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为多少?
(2)断开开关S、S1和S2,在CD间加接一个量程为0~3V的电压表,再
闭合S。且灯泡的功率不得超过额定功率。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只能在阻值多大的范围内滑动?

来源: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能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能源之一。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动机来驱动汽车的一种新型汽车。如图所示的是一辆太阳能实验车,车上太阳能电池接受太阳能的面板的有效面积为S="8" m2,太阳光照射到电池板每1m2面积上辐射功率为P0=1KW,在晴朗的天气,电池对着太阳时产生的电压为U=120V,并对车上的电动机提供I=10A的电流,试问:
(1)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多少?
如果这辆汽车的电动机将电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75%,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150N,则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大?

来源:2010年北京市中考考前模拟物理练习(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为2.72cm,2.72cm,2.71cm。此物体的长度是       mm.

来源:2010年北京中考考前模拟卷物理练习(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飞机在空中加油时的示意图,如果以大型加油机为参照物,则受油机是_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大型加油机的速度为900km/h,是_________m/s.

来源:2010年北京中考考前模拟卷物理练习(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煮牛奶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的水不到100℃就沸腾。这种“低压锅”的物理原理是          

来源:2010年北京中考考前模拟卷物理练习(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你知道吗?身边的许多东西都可以用来做物理实验,请用你两只手的食指同时按住一支圆珠笔(或铅笔)的笔帽和笔尖,向内挤压(注意不要用力过度),你的感觉是              ,这个实验揭示的物理道理是                       

来源:2010年北京中考考前模拟卷物理练习(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观察图中两条线段ACBD的长短关系,你的观察结果是
AC          BD(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用刻度尺测一测,与你的感觉一致吗?             ,这个事实给你的感悟是         

来源:2010年北京中考考前模拟卷物理练习(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中有水,水中有山……”。从物理学角度看,山在水中的倒影是    选填“虚”或“实”),像的成因是                

来源:2010年北京中考考前模拟卷物理练习(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是某个水壶的铭牌,从铭牌中可知,在额定电压下通过电水壶的电流是       A(保留一位小数即可),1min内消耗的电能为         J。

来源:2010年北京中考考前模拟卷物理练习(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根阻值分别为R1=60Ω和R2=90Ω的电热丝,将它们串联后接在家庭电路上,经过25min产生热量Q。如果将这两根电热丝改为并联,仍接在家庭电路上,两电热丝并联后的总电阻R       Ω,经过        min可产生同样的热量Q

来源:2010年北京中考考前模拟卷物理练习(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回答:
 (1)合金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_________;
 (2)这种合金是_________物质(填“晶体”或“非晶体”);
 (3)如图所示,BC段表示合金处于_________状态.

来源:2010年北京中考考前模拟卷物理练习(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这是利用水的              ;而我国南方夏天,常在室内地面上撒些水,以降低室内温度,这是利用水的             。(两空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及吸热或放热)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开,有位同学由这个装置联想到内燃机,请你帮他用配对的形式,来反映出他的联想创新的思维过程.

A.酒精燃烧 1.坚固汽缸
B.高温高压水蒸气 2.活塞运动做功
C.玻璃管 3.油料燃烧
D.木塞冲出 4.高温高压燃气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边防缉毒的一次追捕逃犯过程中,已知罪犯所骑摩托车的速度约为100km/h,则此时缉毒警察的汽车要能够接近他,其速度应尽可能为    km/h,这是为了让两车     。在抓捕过程中,罪犯极力反抗,结果被打得“东倒西歪”,事儿警察们开玩笑的说:“我的手就被打疼了!”由此可说明力的作用是___    ____。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午睡期间,校园外的工地上的轰鸣声,吵得同学们睡不着觉。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卫生纸堵住了耳朵,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_____    __减弱,乙在________减弱。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上网时,收集到了以下几幅图片,如图所示,其中你认为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图片是           ;在你认为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图片中,任选一幅说明它的危害性: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一次偶然中发现,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合上开关后,铁钉旁边的中性笔笔尾的小磁针静止时S极指向铁钉A端,小明又反复实验了几次,其结果仍然如此,由此我们可以判定:铁钉的A 端是        极,电源D端是        极.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一个体积是250厘米3的物体,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结果溢出水的体积是200厘米3。那么,这个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是_______,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刚的妈妈常常用软棉布擦拭电视机的荧光屏,边擦便唠叨:电视机的荧光屏上怎么这么容易粘灰尘呀!小刚连忙给妈妈解释说,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________而具有了____________的性质。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某国产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上所列举的数据,由此可知洗衣机正常工作的电流为      A,若洗衣、脱水累计1h,则洗衣机消耗的电功为         kwh。 

 额定电压
额定洗衣、脱水功率
洗衣、脱水容量
220V
440W
5kg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穷境:如图所示,斧头的刃不锋利,劈不开木头.这是因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            ,减小了        的缘故;两个大小相近的瓷碗扣在一起,总是分不开,原因是两个瓷碗之间的缝隙里有少许水而          使其难以分开。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元月,百年难遇的大雪,输电线路被被厚厚的积雪压垮而断电,自来水结冰致使输水管道被涨裂而停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在这段描述中,包含了哪些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的“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7年3月的《扬子晚报》有过一篇标题为《好个“见钱眼开”电子眼》的报道:一些公路每隔三五百米就安装一台电子眼,许多路段限速过低成为“罚款陷阱”,有些地方电子眼已演变成“创收工具”……如图,你认为这些“电子眼”是运用到了我们所学过的什么光学原理来反应这一社会现象的(  )

A.平面镜成虚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显微镜 D.凸透镜成虚像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008年年初的大雪灾中,许多的输电线路中断,电线杆倒塌或断裂。如图6是在抢修输电线路过程中,电工上水泥杆用的脚扣结构图,它由一根钢条做成约3/5的弧状,在前后A、B处绑上橡皮,踏脚板D上有一个固定脚的皮带C,A、B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在竖直方向有一个高度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脚扣可等效一个杠杆,B是支点
B.在A、B处绑上橡皮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C.脚踏板做得宽而大是为了减小脚受到的压强
D.A、B间有一定高度差是为了保证脚扣对水泥杆产生足够的压力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跳高运动员先后用背越式和跨越式两种跳高方式跳过某一高度,该高度比他起跳时的重心高出h,则他从起跳后至跃过横杆的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

A.都必须大了mgh
B.都不一定大于mgh
C.用背越式不一定大于mgh,用跨越式必须大于mgh
D.用背越式必须大于mgh,用跨越式不一定大于mgh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深水炸弹简称深弹。它是一种入水后下潜到一定深度爆炸的水中兵器, 主要用于攻击潜艇。深水炸弹到了一定的深度就会自动爆炸,以炸毁被击对象。对于其爆炸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了定时爆炸系统
B.水是导体可以接通电路,引发爆炸
C.炸弹到了深水后受到很大的压强,在一定的压强下能自动爆炸
D.与潜艇撞击而爆炸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几个研究实例,其中运用的方法跟运用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效应的大小来研究电流大小这种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B.人们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C.用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运动
D.利用磁感应线去研究磁场问题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库区蓄水期间,文物工作者在库区的文物挖掘和搬迁工作中,一位工作者发现了一古代的小酒杯,空酒杯开口向上可以漂浮在水面。为了鉴别这个酒杯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工作者们欲测其密度。现手边可以被选用的器材只有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杯(可当作量筒用,内径大于酒杯的口径)。亲爱的读者,你能帮他们完成这项任务吗?
实验步骤:                       
密度表达式: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魔芋因其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和食用价值而被广泛种植,为了选择较好的块茎作为种子,常采用盐水选种的方法来选择饱满的小磨芋种植。以此为背景,某物理兴趣小组作了相关的实验探究:
通过往水中加盐,使磨芋漂浮在水面上。几天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磨芋又都沉在容器底部,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磨芋下沉;
猜想2:可能是磨芋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磨芋下沉;
猜想3:可能是磨芋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磨芋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取三块磨芋,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2)配制一大杯盐水;
(3)将三块磨芋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磨芋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如下表:

磨芋的编号
质量/g
体积/cm3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A
44.8
39.2
40
33
B
56.1
48.8
50
41
C
77.3
67.9
69
57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2是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磨芋下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某同学在进行中考实验操作考查时,利用伏安法测量某未知电阻后完成的一份《试验报告》,请你仔细阅读后帮他进一步完善:
试 验 报 告
试验目的:测量未知电阻R的值
试验步骤:(1)据试验目的画电路图;(2)依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3)闭合开关,读出两表示数;(4)据测得的U、I值,算出R的电阻值。
试验记录:
试验结论:通过计算得出待测电阻R的电阻值。
回答问题:
(1)完整的试验报告应包括:                   ;此报告中缺               
(2)从试验步骤看,主要缺陷是              ,因而不够精确;
(3)若该同学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指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刻度,其原因可能是:        
(4)就此电路而言,假如电压表的电阻不是很大,则电阻值的测量结果将偏       ;原因是:                     
(5)表格中的空格内应该是         

电压
电流
电阻
3.5V
0.5A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的元月,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雪袭击,对于中国南方,这是一场罕见的雪灾。因路面太滑,一辆满载抗雪灾物资的汽车不慎陷入了路边沟壑的雪堆中,现欲将陷入雪堆里的汽车拉出。
(1)若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拉,怎样才最省力?试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2)若拉力F为1000N,当匀速拉绳前进3m时,汽车受到雪堆的阻力是多大?汽车前进了多少m?(不计机械自身摩擦)
(3)因道路结冰车辆无法正常行驶……如图所示,是小芳和一辆汽车准备通过某冰面的情景。已知汽车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500cm2,车的总质量为0.6t。小芳质量为50kg,每只鞋底面积为100cm2,请你根据提供的数据通过计算判断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g取10N/kg)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在网上搜索到有关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资料:
八月的北京,将迎来世界各国前来参加奥运盛会的体育健儿。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做为学生,我们有权利、更有义务了解和参与。
(1)“鸟巢”建筑工地为了搬运建材,采用的滑轮组示意图如图10所示。钢丝绳的拉力F由电动机提供。此滑轮组在30s内将质量为450kg的建材匀速提升了6m,拉力F所做的功为36000J,不计绳重和轴摩擦。试求:

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②钢丝绳移动的速度
(2)为迎接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紧张地备战。如图所示,该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用0.7s的时间将140kg的杠铃举高1.7m,请你算一算。

①杠铃所受的重力为多少N?
②该运动员这一次举起杠铃的过程中至少做了多少J的功?

来源:2010年北京物理一模解密预测试卷(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