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5期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会宾客大宴( ) (2)高可二黍许( )
(3)媵人持汤沃灌( ) (4)马无故亡而入胡( )
(5)由是先主遂诣亮( ) (6)人恒过然后能改( )
下列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余闻之也久村中闻有此人 |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湖中人鸟声惧绝 |
D.今齐地方千里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之过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A.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
B.能谤讥于市朝 谤:诽谤 |
C.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 |
D.时时而间进间:间或、偶尔 |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唐齐王景达①将兵二万自瓜步②济江,距六合③二十余里,设栅不进。诸将欲击之,太祖皇帝④曰:“彼设栅自固,惧我也。今吾众不满二千,若往击之,则彼见吾众寡矣;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居数日,唐出兵趣⑤六合,太祖皇帝奋击,大破之,杀获近五千人,余众尚万余,走渡江,争舟溺死者甚众,于是唐之精卒尽矣。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唐齐王景达:南唐齐王李景达。④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③六合:今江苏六合。太祖皇帝:赵匡胤。⑤趣(qū):奔赴。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公将鼓之唐齐王景达将兵二万自瓜步济江 |
B.公将驰之若往击之 |
C.彼竭我盈则彼见吾众寡矣 |
D.惧有伏焉彼设栅自固,惧我也 |
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
简要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说说【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太祖皇帝有哪些共同点。
(届中考山东日照卷)(共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① 必败。举趾②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莫敖狃于蒲骚之役③,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人追之,不及。
莫敖使徇④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⑤,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而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释】①莫敖:即屈瑕。②举趾:抬脚。③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蒲骚:地名。④徇(xùn):对众宣示。⑤鄢(yān):水名,汉水支流。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目光短浅 |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可以凭借 |
C.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济:救济 |
D.罗与卢戎两军之军:进攻,夹击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乡人曰还,谓其御曰 |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乱次以济,遂无次 |
C.战于长勺莫敖使徇于师曰 |
D.公将鼓之斗伯比送之 |
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写曹刿作为平民入朝见鲁庄公献计献策,说明曹刿是一个热爱国家、关心国事、深谋远虑、充满自信的人。 |
B.甲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一是在政治上要取信于民,二是在战术上要准确及时地把握好战机。 |
C.乙文中斗伯比预知战争的结局,提出了“必济师”的建议,目的是希望楚王能对屈瑕进行镇抚,并使他加强防备。 |
D.乙文中楚王用人不当,不听大臣的意见。楚军败后,他虽能承担责任,但无原则地赦免众将,这体现了楚王治军无方、不善治政的特点。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
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屈瑕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姑俟异日观”云尔 |
B.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臣不胜受恩感激 |
C.①微斯人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D.①南极潇湘②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
B.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
C.①前人之述备矣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②旦旦而学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写出你对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并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9分,每小题3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
B.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那样 |
C.卷石底以出卷:弯曲 |
D.佁然不动佁:愉快,欢快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坻,为屿为宫室器皿 |
B.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C.如鸣环,心乐之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D.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 |
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作者被悦耳的水声吸引,因而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 |
B.“伐竹取道”,表明小石潭原本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
C.文章中“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的描写,说明小石潭起名的缘由。 |
D.“皆若空游无所依”通过感觉描写,侧面突出潭水的清澈透明;同时也表明自己政治上无所依傍的苦闷。 |
阅读第I卷文言文后,你认为文章写了小石潭哪些主要特征?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一)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二)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下列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绝:极点 |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 |
C.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矜:矜持 |
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颔:点头赞许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于厅事之东北角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B.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其真无马邪 |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D.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野芳发而幽香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口技》中反复使用数词“一”和“百”,道具之少与声音之多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写出了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
B.《口技》中对犬吠,妇人欠伸,夫呓语,儿啼,夫醒,大儿醒且絮絮不止一系列细节的描写,使听众如临其境。 |
C.《卖油翁》中陈尧咨射箭技艺“当世无双”,卖油翁看他射箭却是“睨之”“微颔之”,是因为卖油翁精通射箭。 |
D.两文都写人的高超技艺,前篇用正面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口技之妙;后篇寥寥数语就写出了倒油技术的娴熟。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阅读下列文言短文,用“/”为画线句子断句,只能断8处。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节选自《晋书》)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⑴云归而岩穴暝 暝:
⑵野芳发而幽香 芳:
⑶杂然而前陈者 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欲信大义于天下 |
B.而年又最高而其主不能守 |
C.名之者谁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
D.醒能述以文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句:
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句:
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然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乡人曰其真不知马也 |
B.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C.牺牲玉帛,弗敢加 也大王加 惠,以大易小,甚善 |
D.公问其故马无故亡而入胡 |
请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⑵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请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这个物有哪些特点。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行道之人弗受( )
⑵妻妾之奉( )
⑶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箪食。食之不能尽其材。 |
B.万钟于我何加焉。既加冠。 |
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吾妻之美我者。 |
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作者在文中批评和嘲讽了哪类人呢?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两段文字,完成下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A.夫大国,难测也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
B.齐师败绩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
C.战于长勺 又留蚊于素帐中(《幼时记趣》) |
D.惧有伏焉 |
人皆伏其精练(《梵天寺木塔》)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又何间焉: (2)必以分人:
(3)小惠未徧: (4)牺牲玉帛:
翻译句子。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下面对选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 |
选文中曹刿与鲁庄公围绕“① ”(用原文回答)的论题进行了严肃的对话,他们的对话说明② (用自己的话概括)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凉) |
B.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以……为乐) |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居住) |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可知其源其真无马邪? |
B.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C.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D.心乐之小大之狱 |
对课文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
B.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
C.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
翻译下面句子。(共4分,共2小题,每小题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复前行,欲穷其林/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C.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D.得其船,便扶向路/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渔人对所看到的桃花林美景感到很是惊奇。 |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有个村民邀请渔人回到自己家里,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 |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回到郡城之后,渔人去拜见太守,建议太守派人跟他去寻找这个奇异的地方。 |
D.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就再没有人去寻找桃花源了。 |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渔人划着船沿着溪水前行,遇见一个美丽的桃花林。水穷林尽,从一个仅容一人的下厂洞口过一山,发现一个环境优美的村落。
B渔人与村民交谈得知,他们的祖先在先秦时躲避战乱来到此地生息,此后再也没有出过外面,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也不知道外面是何朝何代了。
C.在这个封闭的村子里,土地平阔,良田肥沃,屋舍整齐,竹翠池美,鸡鸣狗叫,一派宁静、和谐景象;村民自耕自足自乐,淳朴热情好客,对这里的生活很是满足,对外面的世界并不向往。
D.细心的渔人虽然作了标记,但当他回去后带着人再次去寻访桃花源时,却迷失了路,再也找不见了。以后也曾有人去寻找,还是图劳无果。在作者看来,美好的桃花源在当时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自己和刘子骥等高尚的人的理想之中,也许将来会变成现实。
文言文阅读
(一)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独爱菊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B.香远益清自己以为大有所益 |
C.隋后鲜有闻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
D.同予者何人予观夫巴陵胜状 |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宋何罪之有 |
B.自李唐来屠自后断其股 |
C.濯清涟而不妖丁壮者引弦而战 |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 |
下列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惜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 |
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
C.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 |
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
⑵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文言文阅读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溯迎而上 | B.则素 湍绿潭吴广素 爱人 |
C.绝巘多生怪柏群响毕绝 | D.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熟视之,自以为不如 |
B.或王命急宣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D.故渔者歌曰既克,公问其故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写山,突出了连绵不绝、重重叠叠、高可蔽日的特点。 |
B.第②段写水,突出了水势险恶、水位高、水流急的特点。 |
C.第④段引用渔歌,突出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的气氛。 |
D.第②—④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景色,既写静景也写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下列文段的主要内容。
江水又东①,迳②巫峡,杜宇③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④无恒故也。”(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注释】①东:向东流。②迳:通“径”,经过。③杜宇:古代传说中蜀国的国王,据说派人凿通巫峡。④居治:指政府机关所在地。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策之不以其道 ( ) ⑵食之而不能尽其才 ( )
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⑷执策而临之 (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才美不外现。
深圳市政府今年两会上提出“既要筑巢引凤,也要固巢养凤”的人才策略,请你结合文章的人才观,谈谈你对深圳这一人才观的认识。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②所以:是为了。③鸱枭(chī 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
C.凌忽长者,轻慢同列(轻视) |
D.人疾之如仇敌(疾病) |
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入见见人读数十卷书 |
B.恶之如鸱枭死亦我所恶 |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人疾之如仇敌 |
D.虽不能察,必以情如此以学自损 |
对两个文言语段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记述曹刿询问和批驳鲁庄公的看法,最后得出抓准战机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
B.【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千万不要傲气。 |
C.【乙】文“如此以学自损”中“此”指代的内容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
D.【甲】文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曹刿深谋与远见,【乙】文通过所谓读书人的行为表现,写出其鄙陋与短见。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百里奚举于市 举:__________ (2)必先苦其心志 其:__________
(3)曾益其所不能 曾:__________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__________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人恒过然后能改。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届中考贵州铜仁卷)阅读《醉翁亭记》,按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 |
B.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觥筹:喝酒用的酒杯 |
C.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 |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记述 |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烨然若神人 |
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足肤皲裂而不知 |
C.太守与客来饮于此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D.山间之四时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
下列有关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段采用视觉描写与听觉描写相结合,由远到近的写作方式,介绍了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
B.第二段通过朝暮、四时之景的无穷变化,来抒发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快乐心情。 |
C.第三段通过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的场面描写,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
D.太守醉能述以文的原因:一是爱好文学,闲来无事而作;二是借助文章表达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届中考湖南常德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年且九十 且:
(2)杂然相许 许:
(3)寒暑易节 易: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只画一处)
(1)惩 山 北 之 塞
(2)邻 人 京 城 氏 之 孀 妻 有 遗 男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文中“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反应有何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届中考湖南株洲卷)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
②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同予者何人?
②宜乎众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莲之所以“出淤泥而不染”,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 ”。(用第一段的原文回答,限答三个字)
(届中考山东济南卷)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共6分,每小题2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每有会意会:体会,领会 |
B.造 饮辄尽造:酿造 |
C.期在必醉期:期望 |
D.环堵萧然萧然:空寂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亦不详其姓字安陵君其许寡人 |
B.因以为号焉不足为外人道也 |
C.既醉而退濯清涟而不妖 |
D.黔娄之妻有言能以径寸之木 |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作者故意隐去了五柳先生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 |
B.五柳先生虽然喜欢读书,但是“不求甚解”,读书时态度不认真,理解不透彻。 |
C.“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
D.本文多用否定句,既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也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