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二氧化碳制纯碱

B.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金刚石切割玻璃

D.

氧气用于炼钢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件衣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羊毛是天然纤维

B.

涤纶是合成纤维

C.

可用灼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

D.

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要比天然纤维好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空气

B.

生铁

C.

石灰石

D.

冰水混合物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吹灭酒精灯

C.

氧气验满

D.

稀释浓硫酸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久置敞口容器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

C.

食盐

D.

浓盐酸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中所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溶液体积小于100mL

分子间有间隔

B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

其原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

氧气(O 2)和臭氧(O 3)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A.

A

B.

B

C.

C

D.

D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

四种物质A、B、C、D中有3种单质和1种化合物

C.

该反应中,A、C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14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3+O 2═N 2+H 2O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t 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烧杯①中的溶液一定未达到饱和状态

B.

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

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D.

将温度升高到t 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可加入稀盐酸

B.

鉴别NH 4NO 3固体和NaOH固体,可加水溶解测温度

C.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K 2CO 3,可加适量Ba(NO 32溶液后过滤

D.

除去CO中少量CO 2,可通过灼热CuO粉末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铁

B.

b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

C. c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锌 D.

d点所得固体为银、铁和锌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l)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铝元素:   

②氢氧根离子:   

③+3价铁的氧化物:   

(2)用洗洁精洗油污,利用了   原理;玻璃主要成分之一是硅酸钙(CaSiO 3),其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3)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测定酸性溶液的pH,测量结果会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l)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社会三大化石燃料。它们均属于能源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大量使用时产生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溶于雨水后会形成  ,破坏环境。

(2)把木块加工成小薄木片,在空气中燃烧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  

(3)下列做法符合“节能低碳”理念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提倡双面使用纸张B.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

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推广使用公交车

(4)铜用来制造炊具的原因之一是具有  (填字母序号),铜用来制作导线的原因之一是具有  (填字母序号)。

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D.金属光泽。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A、B、C、D、E、F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一种。其中一种物质为Na 2CO 3,A为可溶性银盐,B与C混合生成红褐色沉淀,A与B、A与E、E与F混合均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D与F混合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图中"﹣"表示两物质间发生反应,部分反应、反应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图中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B:   D:   E:   F: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提纯实验操作顺序为称量、   (填序号)以及称量、计算产率.

(2)过滤适合   混合物的分离.

Ⅱ.某同学欲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计算出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用   称量氯化钠质量,倒入烧杯中,用规格为   mL的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溶解,装瓶备用.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图1装置中既能制O 2又能制CO 2的是   (填序号).

请写出实验室用你所选装置制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制O 2  

制CO 2  

(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来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2,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3)将制得的CO 2通入到盛有NaHCO 3溶液的装置⑥中,目的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聪聪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除生成白色固体外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他对得到的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MgO

猜想二:Mg 3N 2

猜想三:   

【查阅资料】MgO与水反应类似于CaO与水反应;Mg 3N 2与水反应产生NH 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该固体投入到盛水的烧杯中

若烧杯中只有白色固体,无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猜想   正确

  

猜想二或猜想三正确

【表达与交流】聪聪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定量的方法确定猜想三正确,请写出将固体投入水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结论】空气中N 2和O 2体积比约为   ,由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少量Mg 3N 2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淀粉〔(C 6H 10O 5n〕是人们食用的最主要糖类,许多谷物和植物块茎富含淀粉.

(1)淀粉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2)81g淀粉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g.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CO与CuO反应得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得10g沉淀,则发生反应的CO质量为   g.

(2)CO还原CuO可生成Cu或Cu 2O或二者混合物.

已知:Ⅰ.Cu 2O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Ⅱ.Cu 2O+H 2SO 4=CuSO 4+Cu+H 2O

小亮取7.2 gCO与CuO反应得到的红色固体与96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3.2g铜.

①红色固体成分为   

②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