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试卷
有位意大利物理学家经历了“观察 −疑问 −猜想 −证实”的历程,探究了摆动规律,他还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这位物理学家是 ( )
A.牛顿B.伽利略C.法拉第D.奥斯特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
A.冰雪遇暖消融B.
冬天江河结冰
C.春天白雾弥漫D.
阳光下露珠变小
踢足球是我国青少年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是一次精彩的传球攻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运动过程中,足球的重力势能是不变的
B.足球对脚的作用力和脚对足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足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足球飞行路线发生了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下列关于家庭电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B.保险丝熔断后,禁止用铁丝、铜丝等导线代替
C.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要连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
D.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工人在工作中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0×105m/s
D.秋千摆动越来越低,说明能量不守恒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 15cm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 20cm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 )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
如图所示是兴趣小组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物图,实验中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先闭合开关 S( )
A.甲表有示数,乙表没有示数
B.再闭合开关 S1,甲表示数大于乙表示数
C.再闭合开关 S1,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不变
D.再闭合开关 S1,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变小
小李同学在探究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中,用测力计悬挂一个正方体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如图甲所示,缓慢地将金属块从液体中竖直提起,该过程中测力计读数 F随金属块提起高度 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考虑液面变化, g取 10N/kg,则根据图像信息可以确定 ( )
A.该金属块的边长为 4cm
B.在高度 h由 2cm变化到 6cm的过程中,金属块所受浮力逐渐增大
C.该液体的密度约为 1.56×103kg/m3
D.甲图中刚提起金属块时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250Pa
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 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 D点运动到 F点的路程为 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一定质量的水从 30°C提高到 80°C,吸收了 4.2×103J的热量,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水的质量是 kg.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c水=4.2×103J/(kg⋅∘C})
如图甲是某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其工作过程如图乙所示,受污染的空气被吸入后,颗粒物进入电离区后带上某种电荷,然后在集尘器上被带电金属网捕获,再通过复合过滤网使空气净化,其中带电金属捕获颗粒物的工作原理是 ,车载空气净化器的额定功率为 4.8W,额定电压为 12V,则它正常工作的电流为 A。
如图所示, S'为发光点 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 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 点,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 的位置,并作出经过 点的反射光线及相应的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探究小组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若干相同钩码、弹簧测力计(单位: 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探究实验中
(1)在挂钩码前,小组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如图甲),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选填“左”或“右”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出 ;
(2)接着小组在杠杆的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这时杠杆两侧受到的作用力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各自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若在 , 下方再增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端将下沉(选填“左”或“右” ;
(3)如图丙是已经调节平衡的杠杆,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 处竖直向上拉,在 处挂上适当的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钩码总质量为 . 取
如图甲所示,是利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 的电阻的实验线路,已知 的额定电压为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交叉、闭合开关后,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时灯泡变亮);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 (选填“ 端”、“ 端”或“ 正中间” ;
(3)移动滑片 ,当小灯泡 正常发光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小灯泡的电阻为 (保留一位小数);
(4)实验操作时,因小灯泡 不慎损坏而出现断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电压表指针 (选填“几乎不动”或“明显偏转” 。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 的正方体质量为 ,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动滑轮的重力为 , 取 。
(1)该正方体的密度是多少?
(2)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3)不计摩擦和绳重,用图示的滑轮组将正方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 ,求拉力 所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