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广东]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主要位于热带
D.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脉①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C.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四幅图是我国雨带的位置图,能反映我国夏季7、8月份降水范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疆域的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有:                                 
①北端            ②南端           ③东端           ④西端   

A.①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此题:

图中河流汛期最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洋流 D.冬季风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B省区的简称是

A.晋 B.陕 C.豫 D.冀

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开幕举行。参展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下面是对于某省区展馆的介绍:“展馆外观以灵动的曲线、层叠的“千年时光切片”结构,高度概括了该省区集“山”、“川”、“沙”、“湖”于一身的多元地貌和交错融合的多元文化特征。展馆以回族伊斯兰风格为形,以沿黄城市带发展为骨骼,以经济、科技、文化为血肉,以黄河水为魂,通过“朔色长天”、 “凤鸣塞上”、“宁静致远”、“回民之家”等主题区,映射出黄河腹地的富饶。”据此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图中的

A.A B.B C.C D.D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地域中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是

A.宁夏平原 B.松嫩平原 C.渭河平原 D.江汉平原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北方地区在不同季节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有(    )
①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 ②春季和夏季的干旱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③春季和秋季的台风袭击华北地区④春季和夏季的暴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塌方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下列农产品与其主要产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棉花—南部新疆 B.甜菜—珠江三角洲
C.苹果—太湖平原 D.水稻—华北平原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浏览线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题:

四条浏览线路中,能得到图示地形剖面草图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年份
森林覆
盖率
耕地面

年降水

气温年
较差
河流含
沙量
粮食平
均亩产
粮食总
产量
1985年
19%
333km
520mm
38℃
10%
205
1.025亿kg
1995年
10%
478km
450mm
42℃
35%
135kg
0.975亿kg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大陆性气候减弱 D.光照条件变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上过”这是黄土高原一项主要人文景观。此景观的塑造与当地哪一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  )

A.农业 B.气温 C.土质 D.交通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黄河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发源于中国地势的第一阶梯,都流经高原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长江与黄河的中游都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水土流失严重
C.长江与黄河的上游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D.长江与黄河的下流河面开阔,均是中国的“黄金水道”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泥石流是我国西南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
B.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是由热带反气旋强烈发展而成
C.寒潮过境时,会出现气压降低,大风,雨雪等灾害性天气
D.旱灾是我国常见气象灾害,其中华北地区易出现伏旱,长江流域易出现春旱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原区

A.岩石风化程度越来越高,主要风化类型依次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化学风化
B.人类活动渐次减弱,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C.主要地貌景观依次为水成地貌-风成地貌-冰成地貌
D.地势逐级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增加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水华北地区
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西北和华北
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20一l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据此完成此题:

乙区东南暖湿,西北干冷的原因是
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纬度位置的差异
③经度位置的差异 ④东南为季风区,西北为非季风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题

关于我国主要农产品分布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F地区盛产春小麦、大豆、高粱、甜菜
B.B地区盛产棉花、特色水果
C.C地区主产春小麦、青稞
D.D地区盛产水稻、甘蔗、冬小麦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中国主要地形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地形区③是      ,位于中国地势的第  阶梯,气候类型主要是        。
(2)地形区⑤是      ,位于中国地势的第  阶梯,气候类型主要是        ,该地形区中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平原和
    平原。
(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图中的   (填图中字母),
赣与闽的分界线是图中的   (填图中字母)。
(4)地形区⑧是      ,位于中国地势的第  阶梯,气候类型主要是        ,地形区⑧中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的景观图,判读图中反映的主要地理特征,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地区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有                   。
(2)A地区位于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该自然区区域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3)B地区所在自然区由东到西的自然景观分为                       ,该自然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4)在D地区所在自然区上进行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5)F图中动物特征与当地哪一自然特征相关?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并回答问题:
  
(1)1998年G河流域再一次发生特大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元人民币。但人们发现1998年洪水虽大,但流量并不是最大——其最大流量比1954年还少1万多m3 /s,然而水位却创历史最高记录,请分析这一现象发生的人为原因。
(2)B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我国的五大水系,其历史上曾发挥的作用和现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请结合本图以及所学过的中国地理知识,说说古语“南船北马”的由来。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中画出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界线。
(2)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如下图:

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A、B、C三圈表示的经济地带分别是:
A                 ,B                  ,C                 。
从图中可看出,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                  ,第二、三产业比重   于第一产业,农村                    、                    程度较高。
(3)东部沿海地带具有哪些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来源:201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第一学期四校联考地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