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2届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终学习能力诊断化学试卷
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主要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
A.温室效应 | B.白色污染 | C.酸雨 | D.臭氧层破坏 |
臭氧(O3)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
A.稀有气体 | B.单质 | C.化合物 | D.氧化物 |
三氧化二铋(Bi2O3)俗称铋黄,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一。Bi2O3中铋元素的化合价是( )
A.+6 | B.+3 | C.+2 | D.-2 |
我国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
A.钻木取火 | B.酒的酿造 | C.纺纱织布 | D.冶炼生铁 |
物质的常见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酸碱性 | B.密度 | C.溶解性 | D.熔沸点 |
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2Cl2——两个氯原子 | B.——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
C.2SO2——2个二氧化硫 | D.3N—— 3个氮元素 |
氧气是生活中不可缺的物质,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
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
水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 |
B.通过电解水试验,可知水是有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C.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
D.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法 |
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的原因是防止 ( )
A.酒精挥发引起中毒 | B.酒精自燃 |
C.爆炸 | D.灯芯上会有水,难点燃 |
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浅蓝色火焰 |
C.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
D.在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可观察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
溶液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质,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花生油 | B.泥土 | C.汽油 | D.蔗糖 |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生铁制成铁锅 | B.金刚石作装饰品 | C.铜丝作导线 | D.氢气作高能燃料 |
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等都使用碳素墨水书写,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B.常温下被氧化成稳定性的物质 |
C.常温下被还原成稳定性的物质 |
D.常温下跟纸反应生成稳定性的物质 |
人正常体液pH都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
A.唾液(pH:6.6-7.1) | B.血液(pH:7.35-7.45) |
C.胆汁(pH:6.8-7.4) | D.胃酸(pH:0.8-1.5)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碳的两种氧化物,关于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
B.CO能溶于水生成酸 |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
D.CO可以在O2中燃烧 |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石油属于混合物 | B.氮气属于单质 |
C.甲烷属于化合物 | D.干冰属于有机物 |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采用的方法是 ( )
A.通入石灰水 | B.通过灼热的CuO |
C.通入石蕊试液 | D.通过灼热的木炭 |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 B.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
C.它们是同素异形体 | D.它们的化学与物理性质相同 |
化学方程式可提供很多化学反应信息,但根据化学方程式无法获得的信息是 ( )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 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
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你从化学的视角,找出符合诗句中物质变化顺序的选项 ( )
A.CaCO3→Ca(OH)2→CaO→CaCO3 | B.CaCO3→CaO→Ca(OH)2→CaCO3 |
C.CaCO3→Ca(OH)2→CaCl2→CaCO3 | D.Ca(OH)2→CaCO3→CaO→CaCO3 |
用你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
B.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
C.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等于(a+b)L |
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
两份质量相同的碳酸钙,一份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一份煅烧使其完全分解,两种方法所得CO2的质量 ( )
A.一样多 | B.煅烧得到的多 |
C.与盐酸反应得到的多 | D.无法比较 |
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
B.“墙内开花墙外香”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
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溶解度/g |
27.6 |
34.0 |
40.0 |
45.5 |
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40℃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
C.20℃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l 34.0 g
D.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右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物肯定不属于氧化物 |
B.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电解水的反应 |
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
D.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
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
能正确反映图像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
请从Na、H、C、O、Cl等5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上:
(1)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常用作调味品的化合物是 ;
(2)一种有毒的气态氧化物,可用于炼铁的是 ;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苹果酸钠盐的摩尔质量是 ,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a= ;5.85g苹果酸钠的物质的量是 mol,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元素 克。
请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30 g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 g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填写物质序号)。
(3)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蒸发结晶的是 (填写物质序号)。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污染,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1)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和另外一种化工原料R。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CO2 + 6 H2→ R + 4H2O,根据上述反应推断R的化学式是 ;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化学式是 ;
(2)为了缓解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提倡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3)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发电叶子”,将这种叶子放入水中,在太阳光照射下,叶子中的催化剂会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储存在氢氧燃料电池中,再转化为电能,供家庭用电需求。
①“发电叶子”产生氢气、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分析整个过程的优点是 。
把铁丝加热到红热状态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 ,
有 色固体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现有A、B、C、D四种物质,A、B为无色气体,A有毒,能与血红蛋白结合;C、D为黑色粉末,B跟D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A,A和D都能跟C反应生成B和一种红色固体E,其中B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F。
(1)根据上述现象,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2)写出实现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B+D → A ,
A+C→E+B 。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
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碳酸钠溶液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化
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请用化学式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 ;X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2)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它的可能组成有哪几
组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氨气(NH3),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
(4)他们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下图所示)。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 ,它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灭火。实验室用装置E
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实验探究活动。请根据实验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一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上述实验中可的出,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
化学科技小组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t/s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气体质量m/g |
0 |
0.88 |
1.76 |
2.64 |
3.52 |
4.4 |
4.4 |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2)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 mol
(3)求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Na2CO3+2HCl→2NaCl+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