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12-2013学年江西省四校高二零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诗经·大雅》上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意思是说,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这段诗歌说明了( )
A.分封的目的 | B.分封对象的主体 |
C.分封的依据 | D.国家管理的主要形式 |
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邪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
B.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
C.齐郡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
D.烟台是齐郡郡守的封地 |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度 | B.中外朝制度 | C.刺史制度 | D.郡县制 |
恩格斯说,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B.罗马法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 |
C.罗马法主要保护商人利益 | D.罗马法是一部商业活动法 |
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这说明( )
A.罗马法在实际生活中形同虚设 | B.皇帝的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
C.除皇帝外,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D.所谓法律,就是皇帝颁布的敕令 |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讲:“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 )
A.英国君主立宪制 | B.德国君主立宪制 |
C.美国总统共和制 | D.法国共和制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德国的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因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
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
A.推翻君主制 | 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
C.向法治化国家过渡 |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缪,此其分事也。”材料所述生产方式形成于( )
A.春秋时期 | B.战国时期 | C.秦汉时期 | D.隋唐时期 |
据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出的现象包括( )
①长安商业发展突破了时间限制 ②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③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④长安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范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发展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妨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
B.堵塞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渠道 |
C.造成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
D.阻止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
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在当时主要是指( )
A.欧洲与美洲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
B.英国迅速发展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
C.美洲与欧洲出现区域性的经济集团 |
D.欧洲殖民势力逐渐扩张到世界各地 |
下列技术发明中,对改变工业生产面貌和人类生活方式最具有突出意义的是( )
A.内燃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 B.电力的广泛应用和一系列电气的发明 |
C.电讯技术的发明和推广 | D.煤、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和应用 |
1881年开平煤矿投产后,所产之煤行销各地,外国煤进口锐减,这说明( )
A.洋务派的民用企业能够使中国达到富强 |
B.开平煤矿给附近地区提供廉价燃料 |
C.洋务企业的经营方式较为先进 |
D.洋务企业的兴办抑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
近代有一烟草公司生产的香烟名为“红金龙”,其外包装烟盒上有一广告语: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厄矣。以彼例此,孰得孰失,唯诸君实图利之。此广告语反映了( )
①近代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市场开拓意识
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③说明资本家为获取利润进行欺骗宣传
④民族烟草公司的开办一定程度上抑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58年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后,“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载了客观规律 |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
A.20世纪50年代初 | B.农业创作化时期 |
C.文化大革命初期 | D.20世纪70年代末 |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
A.电报电话 | B.报纸杂志 | C.铁路交通 | D.电影电视 |
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华尔街转移到华盛顿。其含义是( )
A.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 B.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
C.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 | D.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
二战后,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繁荣。第三产业的繁荣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 B.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 |
C.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 D.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
20世纪20年代初,在苏维埃俄国出现了美国人办的哈默文具店,在这个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和好玩的东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明当时的苏俄各种经济成分并存 |
B.文具店丰富了俄国人民的生活 |
C.新经济政策是要向资本主义靠拢 |
D.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家来投资 |
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
①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②为世界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美国由此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④美国掌握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大约1/3的决定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南宋《梦梁录》记载:“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材料中“针盘”在欧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 B.加速了文化进程 |
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 | D.引发了工业革命 |
南宋的马远、夏圭的画作被称“残山剩水”,他们也被后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
A.国家一统的安静心态 |
B.灰浆桶近百姓,漠势权势的傲骨 |
C.山河残破,偏安一隅的郁闷心情 |
D.救亡图存的壮志情怀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二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三 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1)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中,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
(3)以英、美、德为例,分别指出三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远在清代开国之初,洪承畴就对顺治帝说“:南夷(从南部沿海地区入境的西方人)之通商,不异西戎(中国西部和西北的少数民族)之马市。夷人贪而无亲,求而不厌,假令姑允通商海口,则数十年后又议通商中夏(中原内地)矣;假令姑允通商中夏,则数十年后又议通商朝市(京城一带)矣。”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
材料二 为了加强对中外贸易的控制和管理,当时设“粤东之澳门,福建之漳州府,浙江之宁波府,江南之云台山”四关,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康熙五十九年又规定,对外贸易由广州的“公行”进行统一管理。这种政府与商人合办的“公行”掌有对外贸易的特权。征收税课、议定价格、督察违禁,甚至外商“具禀事件”也要经过“公行”的行商转达。总之,一切必须经过“公行”,非经“公行”, :“不许私相授受”,“民间私售,即违禁例”。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三关,仅留广州一关通商。
——鄂世镛等著《清史简编》
材料三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以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四 汉唐……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毫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逃避退缩。 ——《鲁迅全集》第一卷《看镜有感》
请回答:
(1)结合有关材料概述清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措施,并说明这种措施的实质。
(2)结合有关材料分析清朝采取这种对外贸易政策的原因。
(3)说明清朝这种对外贸易政策的结果如何?
在西方思想史上,出现过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萌芽、复兴、成熟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他不朽的名言。
材料二 14世纪时,意大利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非常热爱,这是(图)匠人在修复挖掘出的残破雕塑……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普罗泰格拉名言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2)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试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实质。
(3)材料三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比文艺复兴时期有了什么显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