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广东]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研碎胆矾 B.铜表面产生铜绿 C.蒸发 D.压缩空气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过滤 D.蒸馏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 B.二氧化碳、冰、CO2
C.甲烷、沼气、C2H6 D.乙醇、酒精、C2H5OH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
B.性质与用途
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O2可燃——气焊切割金属
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
C.化学与能源
D.化学与环保
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
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等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核能发电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生活中遇到的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B.家里冰箱有异味时,可以放活性炭
C.档案室失火后应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家里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打“110”报警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A.CO2、CO B.SO2、NO2 C.SO2、CO2 D.NO2、CO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你从化学的视角,找出符合诗句中

A.CaCO3→CaO→Ca(OH)2→CaCO3 B.CaCO3→Ca(OH)2→CaO→CaCO3
C.CaCO3→Ca(OH)2→CaCl2→CaCO3 D.Ca(OH)2→CaCO3→CaO→CaCO3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 ②Z + H2SO4(稀) = ZSO4 + H2
③X + 2YNO3 =" 2Y" + X(NO3)2,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Y>Z>X C.Z>X>Y D.Z>Y>X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被氧化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D.铝易被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作用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和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硫——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 B.红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应
C.蜡烛——黄色火焰——分解反应 D.细铁丝——火星四射——化合反应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一根未打磨的铝条放入
硫酸铜溶液中
无紫红色固体析出
铝不如铜活泼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
木条复燃
氧气能燃烧
C
将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
CO具有可燃性
D
将生石灰固体加入水中
溶液温度升高
该反应放热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毕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气管撤离水槽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铁制的菜刀在生产时要通过“粹火”处理来增加刀的硬度,具体操作是将红热的菜刀浸入水中急速冷却。此时发生反应如下3Fe+4H2O ="===" Fe3O4+4H2↑该反应中属于还原剂的是

A.Fe B.H2O C.Fe3O4 D.H2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某金属颗粒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如生成氢气的质量(以纵坐标表示,单位:g)与所用金属的质量(以横坐标表示,单位:g)之间的关系如图,该金属颗粒可能是:

A.纯净的锌
B.含铜的锌
C.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锌
D.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铁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加明矾搅拌
C.
铜丝和铁丝
用磁铁吸引
观察颜色
D.
二氧化碳和氮气
澄清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O2
CO2
H2O
    W
 反应前的质量/g
     50
       1
      1
    23
反应后的质量/g
      2
      45
     28
     x

A.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B.容器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为0         D.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种物质A、B、C和D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氧原子
——硫原子
图例说明
微观示意图




(1)1个A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这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表中字母)。
(3)物质D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4)常温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各物质均用化学式表示):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Fe、C、 S、H、O、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二个亚铁离子______;②三个碳酸根离子______;③甲烷中碳元素显-4价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常做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   ;②气体肥料____    ;③最清洁的燃料______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就会发现金属的用途之广.
(1)根据下图的应用实例,可知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铁锅                        铜导线                 易拉罐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请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3)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即可留下红色的印迹,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表信息回答:


周期
IA
 
0
1
1 H
1.008
ⅡA
ⅢA
ⅣA
V A
ⅥA
ⅦA
2 He
4.003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l
6 C
12.01
7 N
14.0l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Z
 
 
 
 

 
(1)第10号元素的名称是      ,氧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阴离子符号是        ,其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2)第2周期共有     种固体非金属元素,该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          数相同。
(3)9号元素和17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                   数相同; Z元素和8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瓶气体,可能是CO、CO2、H2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该气体的成分,取适量该气体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查阅资料: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浓H2SO4有吸水性,能干燥某些气体。)
(1)上述可能存在的气体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气体是______。
(2)实验中如果没有用浓H2SO4干燥气体1,对气体检验有无影响______。
(3)若现象X为“无水硫酸铜变蓝色”,结论是气体中            ;若现象X为“无水硫酸铜不变色”,结论是气体中             
(4)②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5)①③发生的反应相同,其反应的方程式是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              
(2)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和收集纯净O2,应选用上图中的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应选用上图中的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何检验已集满一瓶CO2气体            
(4)右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变化是                     ,b处变化是                   ,烧杯中的现象是                                 。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是(答一点即可):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本学期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些实验。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A.粉尘爆炸实验            B.简易电解水装置      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1)A 中蜡烛的作用是             。面粉厂为了避免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写出一点)
(2)B中C管里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3)C中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下图),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                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
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炸药三硝酸甘油酯
(C3H5N3O9)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4C3H5N3O912CO2↑+10H2O↑+6X↑+O2
(1)推断X的化学式为        ;
(2)三硝酸甘油酯中C、H、N、O的原子个数比是          
(3)三硝酸甘油酯中H、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入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样品质量(g)
50.0
50.0
50.0
50.0
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4
0.8
1.0
m

(1)上表中m的数值是        
(2)在四份样品所做实验中,稀硫酸有剩余的是          
(3)列式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4)假黄金外观与黄金相似,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用黄铜(Cu-Zn合金)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观察颜色     B.灼烧法     C.加稀硫酸     D.磁铁吸引    E.加硝酸银溶液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