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教高中化学选修6 1.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练习卷
如图所示的分离物质的方法是(双选)( )
A.纸色谱法 | B.萃取法 |
C.吸附法 | D.纸层析法 |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已知胡萝卜素易溶于石油醚,则可推出其易溶于( )
A.水 | B.苯 |
C.酒精 | D.甘油 |
从菠菜的叶绿体中提取色素时,没有涉及的基本操作为( )
A.过滤 | B.分液 |
C.萃取 | D.蒸馏 |
油墨是由多种色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某同学欲用纸层析的方法将其主要色素分离开来,可用作展开剂的物质是( )
A.盐酸 | B.酒精 |
C.NaOH溶液 | D.丙酮+盐酸 |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Ⅰ.提取叶绿素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 ℃)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号 |
叶绿素溶液(mL) |
调pH至 |
处理时间(min) |
溶液颜色 |
① |
3.0 |
Y |
10 |
绿色 |
② |
3.0 |
7.0 |
10 |
绿色 |
③ |
3.0 |
6.0 |
10 |
黄绿色 |
④ |
3.0 |
5.0 |
10 |
黄褐色 |
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Y应该为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________食品,否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
以下措施能使层析实验达到较好分离效果的是( )
A.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大,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小 |
B.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大,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大 |
C.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小,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小 |
D.配制时试样溶液的浓度较小,点样时试样点斑较大 |
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的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A.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再画线 |
B.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再画线 |
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 |
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 |
在提取、分离菠菜中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等色素的实验中,要先用溶剂将菠菜中的色素溶取,下列溶剂中合适的是( )
A.乙醇—蒸馏水 | B.乙醇—石油醚 |
C.石油醚—蒸馏水 | D.石油醚—苯 |
用有机溶剂提取菠菜中的色素所形成的色素石油醚溶液,要用干燥剂进行干燥以后再用纸色谱法进行色素分离。下列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是( )
A.芒硝 | B.无水硫酸钠 |
C.蓝矾 | D.明矾 |
在层析实验中常要喷洒显色剂,其作用是( )
A.使试样中的各组分能更好地分离 |
B.使试样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有利于点样观察 |
C.使分离后的各组分呈现一定的颜色,便于观察 |
D.使分离后的各组分分布在滤纸的不同部位 |
下列关于纸层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纸层析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 |
B.应沿试管壁小心地将展开剂慢慢倒入试管底部 |
C.纸层析的实质是试样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之间产生不同分配 |
D.点样后的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其浸入展开剂中 |
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对叶绿体的色素进行色素层析,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排列在最里圈的色素呈( )
A.橙黄色 | B.蓝绿色 |
C.黄绿色 | D.黄色 |
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 )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
C.滴加NaOH溶液,先只产生红褐色沉淀,后变灰绿色,最后呈白色 |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
下列各组中,影响叶绿体色素分离效果的关键步骤是( )
①选植物绿叶 ②研磨 ③过滤 ④点试样斑点 ⑤层析时不要让滤液斑点触及层析液 ⑥观察色素带
A.①④⑤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⑥ |
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制乙烯气体 |
B.试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试液中含Fe2+ |
C.稀HNO3溶液对照比色卡,pH为0.5 |
D.乙酸乙酯与乙酸的混合物弃去上层,除去杂质乙酸 |
(1)在层析法分离Fe3+和Cu2+的实验中,层析操作后,滤纸未经氨熏,可观察到滤纸表面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斑痕。
(2)为使观察效果更明显,实验中采用氨熏显色。请写出Fe3+、Cu2+分别与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显色反应结果是滤纸上方颜色呈红棕色,下方呈深蓝色(均在原点之上)说明Fe3+和Cu2+得到了分离。由此可以得出Fe3+和Cu2+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所使用的FeCl3饱和溶液通常会出现浑浊现象,解决的办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纸层析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亲脂性强的成分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亲水性强的成分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描述Fe3+和Cu2+得到分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操作情况如下所述,结果实验失败,请指出其错误所在。
(1)将5 g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在研钵中,加入丙酮、石英砂、CaCO3以后,迅速研磨。
(2)用毛细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连续迅速地重复画2~3次。
(3)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并不断摇晃,以求加快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见方法是服用补铁药物。“速力菲”(主要成分:琥珀酸亚铁,呈暗黄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
某同学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2+的存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试剂Ⅰ是____________。
(2)加入KSCN溶液后,在未加新制氯水的情况下,溶液中也产生了红色,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发现放置一段时间,溶液的颜色会逐渐褪去。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甲、乙、丙三位同学首先进行了猜想:
编号 |
猜想 |
甲 |
溶液中的+3价Fe又被还原为+2价Fe |
乙 |
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
丙 |
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该溶液漂白 |
基于乙同学的猜想,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写出有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不一定填满,也可以补充)
编号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① |
|
|
② |
|
|
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