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
硅太阳能电池 |
B. |
锂离子电池 |
C. |
太阳能集热器 |
D. |
燃气灶 |
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A. | 用浓盐酸检验氨: |
B. |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
C. |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 |
D. |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
↓
|
用石墨电极电解溶液(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
A. | 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
B. | 通电使 发生电离 |
C. | 阳极上发生的反应: |
D. | 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
实验:①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过滤得到滤液和白色沉淀;② 向滤液中滴加溶液,出现浑浊;③ 向沉淀中滴加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浊液 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
B. | 滤液 中不含有 |
C. | ③中颜色变化说明 转化为 |
D. | 实验可以证明 比 更难溶 |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将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B.
25 | 50 | 100 | |
10-14 | 1.01 | 5.47 | 55.0 |
C.
D.
(氨水)/() | 0.1 | 0.01 |
11.1 | 10.6 |
用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乙烯的制备 |
试剂X |
试剂Y |
|
A |
与乙醇溶液共热 |
酸性溶液 |
|
B |
与乙醇溶液共热 |
的溶液 |
|
C |
与浓硫酸加热至170℃ |
溶液 |
酸性溶液 |
D |
与浓硫酸加热至170℃ |
溶液 |
的溶液 |
可降解聚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2)羧酸的电离方程是
(3)的化学方程式是
(4)化合物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的结构简式是
(5)中反应①和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6)的结构简式是
(7)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 能形成酸雨,写出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和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
(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的排放。
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排出。写出被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② 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生成盐。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原因是
(4)通过传感器可监测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电极上发生的是
②写出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用含有、和少量的铝灰制备。,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溶液,调节溶液的约为3;
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Ⅳ.加入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2) 氧化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3)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开始沉淀时 |
3.4 |
6.3 |
1.5 |
完全沉淀时 |
4.7 |
8.3 |
2.8 |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
(4)己知:一定条件下, 可与反应生成,
① 向 Ⅲ 的沉淀中加入浓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的现象是 .
②Ⅳ 中加入的目的是
某学生对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
现象 |
取4漂粉精固体,加入100水 |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 | 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
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
(1)和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
(2)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3)向水中持续通入,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的白雾由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目的是
②由实验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理由是
(4)现象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5)将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
①向沉淀中加入稀,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中含有的物质是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