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安徽]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aSO4在水中很难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B.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C.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能导电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该溶液一定含有CO32-
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后溶液变浑浊,是因为析出了NaHCO3晶体
C.向某溶液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和几滴KSCN溶液后呈红色,则该溶液一定含有Fe2
D.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后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Ag+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iO2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氢氟酸,说明SiO2是两性氧化物
B.将Cu片置于浓H2SO4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u在冷的浓硫酸中被钝化
C.“雷雨发庄稼”的实质是自然固氮
D.自来水厂可用明矾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两份体积相同的混合溶液,其组成如下:

 
KCl
K2SO4
ZnSO4
ZnCl2
(1)
0.4 mol
0.1mol
0.3mol
0.1mol
(2)
0.2mol
0.2mol
0.1mol
0.1mol

 
则两份溶液中各离子浓度(    )
A. 仅c(K+)相同     B. 仅c(Cl-)相同     C. 完全相同    D. 完全不同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的白磷(P4)或甲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均为0.4NA
B.l L 0.1mol·L-1的H2SO3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2NA
C.100mL 3 mol·L-1盐酸与11.2g Fe充分反应转移0.2NA个电子
D.在标准状况下,22.4 L空气中约含有NA个气体分子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装有红色溶液的试管,加热时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是(     )
①滴有石蕊的盐酸溶液   ②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溶有SO2的品红溶液
④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⑤酚酞溶液中滴加少量NaClO溶液  

A.①④⑤ B.①③ C.③④⑤ D.①④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所示实验合理的是(     )

A.图1为证明非金属性强弱
B.图2用于制备少量氧气
C.图3用于配制100mL一定浓度硫酸溶液
D.图4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2g砝码和0.5g游码称取2.5g食盐
B.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用去NaOH溶液20.50mL
C.用 10mL 量筒量取8.25mL 盐酸
D.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 3.0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叙述I
叙述II
A
NH3溶于水,呈碱性
工业上以NH3为原料生产硝酸
B
Fe3具有氧化性
用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
C
NH4Cl受热分解成NH3、HCl
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D
氢氟酸是强酸
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H2O2、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H2O2做漂白剂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漂白原理与HClO类似但与SO2不同
C.双氧水是绿色氧化剂,可作医疗消毒剂
D.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1molH2O2在参加反应时一定转移2mol电子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F3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NF3在反应中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C.生成0.2mol HNO3时转移0.2mol电子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故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金属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前,故其与硝酸反应一定放出氢气
C.中和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D.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故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氧化物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微粒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14的溶液中:HCO3-、Cl-、SO32-、K+
B.在无色透明溶液中:Cu2+、K+、SO42-、Cl
C.在苯酚溶液中:Br-、Fe3+、NO3-、Cl-
D.在新制Cu(OH)2悬浊液中: CH3CHO、C2H5OH、SO42-、Na+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mol·L-1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③溶液呈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了
B.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和氨气的混合气体
C.该反应中NH4CuSO3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该反应中硫酸既表现为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NH4HSO3溶于少量NaOH溶液中: HSO3-+OH= SO32-+H2O
B.酸性KMnO4溶液与双氧水反应: 2MnO4-+ 7H2O2 + 6H+= 2Mn2+ + 6O2↑+ 10H2O
C.向氯化银悬浊液中滴入饱和碘化钾溶液:Ag++ I= AgI ↓
D.标准状况下672mL Cl2通入100mL0.1 mol·L-1FeBr2溶液中:

2Fe2+2Br+2Cl2=2Fe3+Br2+4Cl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是(     )
①Al2O3NaAlO2(aq)或Na[Al(OH)4](aq)Al(OH)3
②SSO3H2SO4                 
③NaOH(aq)NaHCO3Na2CO3
④Fe2O3FeCl3(aq)无水FeCl3    
⑤NH4Cl(s)NH3NH4HCO3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像与对应实验操作相符合的是(    )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通过互滴即可鉴别的是(   )
①NaOH、MgCl2、AlCl3、K2SO4
②CuSO4、Na2CO3、Ba(OH)2、H2SO4
③HNO3、NaAlO2或Na[Al(OH)4]、NaHSO4、NaCl
④NaOH、(NH4)2CO3、BaCl2、MgSO4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条件下,将8 g CH4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充入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容器内有足够的Na2O2固体),此时容器内压强为P1,用电火花不间断地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恢复至原温度,结果固体增重3.2 g,此时容器内压强为P2。则P1:P2为(    )

A.3:2 B.2:1 C.5:2 D.5:3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体积均为10 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
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 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B.当0<V(HCl)<10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H-+H=H2O
C.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NaHCO3
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112mL(标准状况)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①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中最多能溶解500体积的HCl;
②饱和NaCl溶液的浓度约为5.00 mol·L-1
在标准状况下,将448LHCl气体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A的密度为1.20 g·cm-3,则溶液A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本题计算结果均取三位有效数字)
(1)若使Cl浓度与溶液A中的Cl浓度相等,则在1 L NaCl饱和溶液中还应溶解约      L标准状况下HCl气体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取10.0mL溶液A稀释成500mL溶液B,则溶液B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在溶液B的配制过程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的仪器有                  ;下列配制操作,造成溶液B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     
b.量取溶液A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
c.定容时,俯视液面加水至刻度线
d.加水定容时液面不慎超过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吸出部分水使液面刚好达刻度线
e.烧杯中溶液移入容量瓶后,未用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即定容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强酸性溶液X中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iO32-、SO42-、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为确定溶液X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X中肯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            ,若要确定是否含有这种离子,最可靠方法是:                   
                                           
(2)溶液I中所含溶质有                                      (填化学式)。
(3)步骤①②③④中,发生符合“强酸制弱酸”反应的步骤是          (填序号)。
(4)步骤①中生成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是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以锂辉石(Li2O·Al2O3·4SiO2,含少量Ca、Mg元素)为原料生产碳酸锂。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Li2O·Al2O3·4SiO2H2SO4(浓)Li2SO4Al2O3·4SiO2·H2O↓
②某些物质的溶解度(S)如下表所示: 

T/℃
20
40
60
80
(Li2CO3)/g
1.33
1.17
1.01
0.85
(Li2SO4)/g
34.2
32.8
31.9
30.7

 
③从滤渣1中提取出Si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括号内应提供的相应条件和物质                       
(2)方框中所得物质的化学式            
(3)使用浓硫酸并加热到250℃~300℃的目的是                        
(4)②处加Na2CO3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                               
(6)如何检验Li2CO3是否洗涤干净?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温和水溶液法,以CuCl2·2H2O和H2C2O4·2H2O为原料合成新颖结构的草酸铜晶体。为进一步探究草酸铜晶体的性质,现将草酸铜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红色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研究。

Ⅰ、用以下装置检验气体产物的成分。

(1)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          ,D装置的作用是检验           。(用化学式回答)
(2)用PdCl2溶液检验CO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E两装置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需测定气体产物的含量,则A装置能很好地降低实验误差,在实验中,至少有____次使用到A装置,分别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对固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红色固体为Cu ;
假设2:红色固体为Cu2O ;
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步骤2:
 
……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Fe(OH)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Al(OH)3
开始沉淀
2.3
7.5
3.4
完全沉淀
3.2
9.7
4.4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过量废铁屑的目的是                         ,此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主要有                ,用NaHCO3调整溶液pH时的离子方程式是                  
(2)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Ⅱ中常同时通入O2以减少NaNO2的用量,同时通入O2的作用是                                   
(3)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能电离产生[Fe(OH)]2+离子,写出[Fe(OH)]2+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e(OH)3的离子方程式                                          
(4)已知废铁屑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4.0%,若不考虑每步反应中铁元素的损耗,现有100吨废铁屑理论上最多能生产             吨碱式硫酸铁。

来源: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