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福建]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斜阳草树,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____________,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____________,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来源: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文章繁简
[清] 顾炎武
韩文公作《樊宗师墓铭》曰:“维古于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此极中今人之病。若宗师之文,则时人之失而又失之者也。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失之矣。子曰:“辞达而已矣。”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繁简之论兴,而文亡矣。《史记》之繁处必胜于《汉书》之简处。《新唐书》之简也,不简于事而简于文,其所以病也。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此不须重见而意已明。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有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①畜之池。校人烹之,命曰:‘始舍之,圉圉②焉,少则洋洋③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此必须重叠而情事乃尽,此孟子文章之妙。使入《新唐书》,于齐人则必曰:“其妻疑而瞷之”,于子产则必曰:“校人出而笑之”,两言而已矣。是故辞主乎达,不主乎简。
刘器之曰:“《新唐书》叙事好简略其辞,故其事多而不明,此作史之病也。”且文章岂有繁简邪?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当日《进〈新唐书〉表》云:“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④。”《新唐书》所以不及古人者,其病正在此两句上。
注:①校人,管理池塘的小吏。 ②圉圉,受困无力。 ③洋洋,欢乐。 ④前,旧,均指《旧唐书》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时人之失而又失之者也惩:劝戒制止 B.有生鱼于郑子产馈:赠送
C.校人烹之,命曰反:反而 D.故其事多而不明,此作史之病也郁:晦涩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作者写文章的主张的一组是(   )
①作书须注 ②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 ③《史记》之繁处必胜于《汉书》之简处 ④不简于事而简于文 ⑤是故辞主乎达,不主乎简 ⑥且文章岂有繁简邪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v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开头段提出了全文的观点,并例举了《史记》《新唐书》等来证明。
B.作者认为言辞以达意为主,没有必要空泛地讨论语言的繁与简的问题,否则,好文章就不会出现了。
C.文章在第三段中以齐人妻与校人的话为例,将《孟子》与《新唐书》的写法作了对比,意在提倡写作时使用繁笔。
D.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指出《新唐书》所谓的“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其实不是优点而恰恰是缺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译文:                                                                                    
必须重叠而情事乃尽,此孟子文章之妙。
译文:                                                                                    

来源: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①。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诗歌颔联中“黯黯见临洮”的“黯黯”有什么表达效果?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来源: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有关《论语》与《孟子》的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这两句话都强调了一个什么问题?
                                                                                         
这两句话是否矛盾?如何正确看待两个人的观点?请简要分析。
                                                                                         

来源: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两项(      )

A.东汉末年,朝廷内宦官“十常侍”专权,祸国殃民。国舅何进与袁绍谋划剿除宦官,便召集各路人马进京。不料何进谋除宦官的计划泄露,让“十常侍”先发制人,将何进骗进宫后杀害。袁绍与曹操见情势危急,便带人杀进宫去,京城大乱。
B.刘关张结成兄弟后,发誓同生共死,齐心协力,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建立了蜀汉政权。张飞、关羽先后被杀,刘备急于报仇,放弃了联吴抗曹的策略,尽起蜀汉精兵伐吴,不想被吕蒙用计火烧连营,损失惨重,致使蜀汉大伤元气。
C.操获全胜,将所得金宝缎匹。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
官渡之战前,因袁绍兵多势强,曹操军中部分谋士和将领惮于袁军威势,与袁绍暗通书信,为自己谋求退路。曹操取胜后,并没有接受左右近臣的建议杀掉这些人,而是烧毁了书信,宽恕了他们。
D.遂大驱士马,尽入谷中。懿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不见了。懿心疑,谓二子曰:“倘有兵截断谷口,如之奈何?”言未已,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

诸葛亮经过深思熟虑设下一计,将司马懿诱进上方谷,纵火焚烧。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以为必死无疑。不料天降大雨,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司马懿大喜得脱。
E.侍婢进汤,懿将口就之,汤流满襟,乃作哽噎之声曰:“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矣。二子不肖,望君教之。君若见大将军,千万看觑二子!”言讫,倒在床上,声嘶气喘。
魏主临终托孤,命司马懿辅佐幼主曹芳。谁知司马懿此时却已病入膏肓,奉曹芳之命前来探望的李胜,见到司马懿行将就木、命在旦夕的病态后如实向曹芳禀告,曹芳只好作罢,另作商议。

来源: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选做一题)
⑴阅读下列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瑜曰:“吾若取不得,那时任从公取。”玄德曰:“子敬、孔明在此为证,都督休悔。”鲁肃踌躇未对……
周瑜想取的是哪个地方?最终谁取得了这个地方?怎么取得的?请简述原著相关情节。
                                                                                         
⑵阅读下列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云曰:“若不留下小主人,纵然万死,亦不敢放夫人去。” ……
“小主人”是谁?赵云是如何留下小主人的?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来源: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也谈人品与画品
杨悦浦
古人云,“人品即画品”。这也是业内颇为流行的一句话。留意了许多年,我发现,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
“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都很重要。“人品”是“做人”的结果,“画品”是“作画”的结果,一个画家既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又创作出好作品,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但是,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会让我们不时在生活中看到相反的情况:有些画家,画得不好,但人品极佳;有些画家,画得“贼好”,可人“不咋地”。
有位画家,很聪明,人过中年开始画中国画,一上手就很老到,不几年便声名鹊起,但业内口碑却不好。一次,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他,行前,某长者特地嘱咐:“此人是当代一位很重要的画家,但俗不可耐,采访时不要因此而低估了他的艺术成就。”记者采访回来后,愤怒地说:“要不是事先有人打过招呼,我真想扭头就走。他一口一句脏话,真让人受不了!”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所以,“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
在美术界,还会听到“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等。要是较起真儿来,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
“做人”,应怎么做人?做什么人?为什么做人?做了怎么样?做不了又怎么样?这一系列的问题,美术界一些人会用自己的行为做出各种各样的解答。有的人画很一般,但能靠“官僚奸商”大红大紫,被媒体热捧,但终为大众不齿。“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许随之“浮动”。于是,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要想提高画价,便开始自己炒作、商人炒作、圈子炒作,弄个主席、院长之类的头衔,于是那些略知皮毛的官员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也便似乎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比起长年累月拼命奋斗才能获得社会承认的人来说,这可是省事多了。这样的“做人”,与真正的艺术创作之间,有什么本质联系?“人品即画品”便仅仅是一句空谈。
若从这些现象看,“人品即画品”在现实中便成了一个可疑的命题。人品就是人品,画品就是画品,常常被分置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
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作品是否达到了艺术基本品位,它的艺术价值如何?作品在社会领域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否为社会文化艺术综合方面所认知?作品是否经得起历史的鉴证,不要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就算是在当代的位置又如何?艺术是要画家拼尽全力投入的事情,技艺要不断地磨练,风格和个性要不断地锻造,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升。这些问题说穿了,就不只是画品,更是人的性情、品质、操守。
打开美术史,都是由无数名作和艺术思想发展而组成的。历史上画得好的画家很多,人品好的画家也很多,美术史不会将其全然割裂。“人品即画品”的道理,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我只想提醒,在鱼龙混杂、浮嚣躁动的社会现实中,若有人还拿“人品即画品”说事儿,千万别当真。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还是要做人有标准,从艺有高度,惟德艺双馨方能遗泽后代。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11日12版)
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术界所重视的一些关于人品与画品的“流行语”在较起真儿来时常常让人感觉名不符实。
B.“做人”要有一定的标准,画很一般却靠“官僚奸商”大红大紫,被媒体热捧的人终会为大众所不齿。
C.“浮躁”的社会里那些“浮躁”的人,其做人方式比长年累月拼命奋斗才能获得社会承认要聪明多了。
D.美术史是由无数名作和艺术思想发展而组成的,很多画得好的画家人品也好,“人品即画品”从长远角度来看是正确的。

文中讲到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一位画家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读完文章,你对“人品即画品”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中的观点进行概括。
                                                                                        

来源: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傅斯年:大炮·老虎·学者
王枪手
①大炮,老虎。一个学者,有这样两个外号,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②傅斯年,早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因主编《新潮》杂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新思想而享有盛誉。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5月4日上午,北京的大学生集会抗议,傅斯年被一致推选为主席。下午,傅主席扛着大旗率领游行队伍直扑赵家楼,一举成为名震南北的学生领袖。如果是你,有了这样的功劳簿可躺,应该一辈子吃喝不愁了吧?可是傅斯年却不,他认为自己这点功绩根本不值得一提,“幼稚!”幼稚不幼稚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但是这种表白却一下子就暴露出了他的本真性情,说穿了,就是一个狂傲。一个学生运动的总头子,平时在校园里走路却两眼朝天,谁跟他打招呼,总是爱理不理的,这不是狂傲是什么?
③他也确有狂傲的资本。胡适从海外归来,被礼聘为北大教授,他的课堂里一时间听众如云。傅斯年的好友顾颉刚去听了一次,回来跟傅斯年说:那个胡博士是真有学问,你也去听听吧。傅斯年就去听了,不仅听,还问,一问一答之间,胡适的汗就下来了。胡适后来坦白交代说,他当时就发现了,像傅斯年这样的学生,国学根底比他还好,所以他常常提心吊胆,激励自己,要加倍用功。从此,傅斯年与胡适,也就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特殊关系,直至终生。
④狂傲之人,难免要放炮和发威。北伐胜利后,傅斯年高兴,一高兴就去找老校长蔡元培喝酒。那天是蔡先生带头喝醉了,傅斯年也跟着醉了,之后大伙就开始比赛放狂话,狂来狂去,谁也比不上傅斯年放的炮响,他说:“我们国家整理好了,不但要灭了日本小鬼,就是西洋鬼子也要把他赶出苏伊士运河以西,从北冰洋到南极洲,除印度、波斯、土耳其以外都要郡县之。”好家伙,他比秦始皇还狠。这时候,多亏他是在大学里工作,要是在外事部门,这样一番话非引来严重外交纠纷不可。“大炮”的外号不给他,你说是不是都太浪费了?
⑤大炮在暗室里放狂还没有什么杀伤力,傅斯年炮打孔祥熙才真叫动人心魄。抗战初起,傅斯年就准备弹劾庸劣腐败的行政院长孔祥熙,他甚至还与中共的参政员吴玉章先生联络,希望共同采取行动。他在参政院上揭露说:“抗战以来,大官每即是大商,专门发国难财。我们本是势力国而非法治国,利益之到手全不管一切法律,既经到手则又借法律名词如‘信用’、‘契约’等以保护之,这里面实在没有公平。”然后又大声疾呼:“惩罚贪污要从大官做起!”骂完孔祥熙他就骂蒋介石,说蒋在训斥国民党的中央委员时还在说孔祥熙根本不贪污,真是叫人丧气啊。
⑥抗战胜利后,傅斯年也当上了接收大员,飞到了北京。很多人推荐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不干,诚心诚意地保举了还远在海外的胡适。但是呢,他又坚决要求去北大当一段时间的代理校长。他不是有什么官瘾,而是认为,像胡适这种书生,走到哪儿都是老好人,不忍心得罪人,所以他要先出头,把那些沦陷时期舍不得离开北京并出任伪职的人员一个个开除出去,为胡适任职扫清道路。周作人即是其中一个。有好多人来找傅斯年说情,这个傅老虎一概不给面子,他说:“如果这些人受不到谴责,那么就太对不起那些跋山涉水到了重庆和昆明的教授和学生了,他们为了民族大义而抛家别子去了大后方,吃不上喝不上的,容易吗?”这一席话,就把所有的说情者都挡在门外了。
⑦傅斯年到了台湾之后,身体不行了,虎威却一点不减。他当台大校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每位教师发了一份通知,说本校长说不一定哪天就要听课,请不要见怪。教师们对听课不会见怪的,可是他听完课之后有的人就没了工作,这一点挺吓人的。那会儿的台湾,工作机会极少,失去教职,就得饿肚子了。傅斯年仅用此一招,就令台大的教风学风为之一变。
⑧放大炮又发虎威,毕竟不是学者的本行,傅斯年同时代的学者曾指出过,他寄身政治,因此没有取得应该取得的更大的学术成就。但是,他所创立的史料学派,已经足以让他立足于大师的行列了。
⑨傅斯年死后,胡适说:“有人攻击我,傅斯年总是挺身而出,说:‘你们不配骂胡适之。’那意思是只有他才配骂。他也承认这一点。”从此,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骂胡适了,这一点令胡适无比痛惜。
(选自《醒狮国学》,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傅斯年领导学生运动而被人推举,自己却表白为幼稚,这不只是他狂傲的表现,也是他不居功的反映。
B.傅斯年有关把世界上的诸多地区都变成中国郡县的说法固然只是醉酒后的狂言,但也能反映出他作为中国人的一种自信。
C.傅斯年心中没有党派之别,只要对国家有利,他都积极促成,只是因为他得罪了政府高官,因此只能在教育界安身。
D.傅斯年对民族和教育怀有一颗赤诚的心,他不能容忍任何人对民族的侵夺,也不能容忍不学无术者在中国教育界混日子。

E.作为学者,傅斯年有着对学术的独特贡献,这种贡献并不因为他寄身政治而减色,因此将他定位为学者是实至名归。
在傅斯年对待胡适的态度中,我们看出了傅斯年具备哪些的素养?
                                                                                       
文章中的傅斯年至少表现出狂傲不驯和正义凛然两个方面,你更欣赏哪一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上联“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出合适的下联是(   )       

A.沉稳机智,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 B.拔草寻蛇,林冲棒打洪教头(《水浒传》)
C.不知所措,刘姥姥进大观园(《红楼梦》) D.眼明心亮,悟空识破白骨精(《西游记》)
来源: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萨莫兽是一类古代的长颈鹿,因首先发现于希腊的萨莫斯岛上而得名。               
                                                            ,是研究萨莫兽个体和性别差异很好的材料。
①萨莫兽的颈部还没有特别伸长,后肢仍然长于前肢
②所以在适应摄取高树树叶的方向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③现生的长颈鹿头上只有一对很小的不脱落的附以皮毛的小角
④和政的萨莫兽有保存十分完整的头骨
⑤其角的形态变化大,通常有一对很大的角,而在其前方还常有另一对小角
⑥颈部非常长,前肢长于后肢,以高树树叶为食

A.③⑥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③⑤①②④⑥ D.①⑤③②④⑥
来源: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宽容”或者“幸福”为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美德,像早春的天空一样清澈透明;美德,像孩子的脸蛋一样淳朴自然;美德,像圣徒的五体一样至真至诚。
答:                                                                                    

来源: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用简洁的话描述下面这两幅图画的内容,并说说它提示了怎样的一个人生道理。不超过130字。

答:                                                                                   

来源: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牧羊人养了一群羊。他很为自己能拥有这群雪白的羊自豪,可是,有件事却总让他感到些许不快———他的羊群里还有一只黑羊。黑羊的皮毛没有白羊的好看,牧羊人盘算着:“等黑羊长大些就把它卖掉!这样我的羊群里就全都是可爱的白羊了!”
冬天到了。一天,羊群走到了一个很远的牧场,突然遭遇暴风雪。牧羊人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他四处寻找,但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候,牧羊人突然发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于是跑过去一看,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全都在那里。牧羊人兴奋地抱起立功的黑羊:“嘿,小家伙,真多亏了有你!”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来源:2014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