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
能力目标 |
学习“以小(故事、细节、情节)见大(思想、情感、立意、主旨)”的写作方法。 |
情感目标 |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
教学过程★★★ |
|
一、导入新课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
|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散步的时间:初春 (2)散步的地点:南方的田野上 (3)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儿子、妻子 (4)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5)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6)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2.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 →②全家一起散步 →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 →④“我”决定委屈儿子 →⑤母亲却依从了孙子 →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 3.从这篇文章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
【教学备注】
‖学法指导‖ 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一篇记叙文中,六要素不一定全部出现。如果某一项是大家都了解的,不写不会影响到表达效果,也可以省略。把握事件,可从六要素入手。
|
☞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分析人物 1. 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要依从儿子,走小路。最后,“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一起走小路。 2.文章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因为小路难走,恐怕稍有闪失,摔伤了自己的亲人,因此走得很慢,很稳,很慎重。表现了“我”和妻子的责任感,体现了“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我”和妻子确实如同背着整个世界:一个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世界和未来的时代。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承担着孝敬老人、爱护儿子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已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更是社会的。作者运用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写出了自己的使命感,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4.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文中的母亲、“我”和妻子的认识。 母亲:能听从儿子的劝告来散步,可见母亲性格温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宁愿委屈自己,顺从孙子的心愿,可见母亲善良、无私、关爱家人。 “我”为一家之主,能带着一家人出来散步,能正确决策,选择母亲想走的大路,而且到了一处,就主动蹲下来,背起母亲,可见“我”既是一位严格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又是一位孝子,团结妻子一同承担了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 妻子:能顾全大局,能理解、信赖、支持丈夫,能和丈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是一位贤妻。
|
‖教学提示‖ 设计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对人物的把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人物形象,要找出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
☞目标导学三:联系生活,体验亲情 1.现在你也许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请以“亲情”为主题,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小语,回家后深情地向你的亲人诉说;也可以写到贺卡上,在他们生日时给他们一份真挚的祝福(投影出示)。 父爱如山,伴着儿女成长;母爱似水,永在心中流淌。我爱你——亲爱的爸爸妈妈! 不老的爸爸,你是我的长青树;幸福的爸爸,你是我甜蜜的思念;快乐的爸爸,你是我看不完的开心辞典! 总希望快乐将你围绕;总盼望幸福把你拥抱;总期望健康与你同在;总奢望能为你做得更多。祝福你——我最亲最爱的爸爸妈妈。 2.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 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请写一段200 字左右的文字和同学们分享。 示例:把遥控器交给爷爷奶奶;主动将台调到戏曲节目频道。 |
‖教学提示‖ 第2题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定。主要考查学生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