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
初中物理

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松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 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 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淞的出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
D.无法比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      表面(选填“内”或“外”),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1)(3) B.(2)(4) C.(3)(4) D.(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汽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液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      会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人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
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
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
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

A.120℃ B.100℃ C.90℃ D.8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6℃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铜陵县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熔化时的温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天的早晨,泰州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

A.0℃ B.25℃ C.50℃ D.7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