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化学试题 /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高中化学

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xB(g) 2C(g)。
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表和下图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025mol/(L·min)
B.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x=1,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D.T1℃,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0.5molA、1.5molB,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三个2L恒容的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A(g)+3B(g)2C(g),5min后各容器反应达平衡状态,其中甲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为0.4mol。

 
反应前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A
B
C

1
3
0

0
0
2

1.5
4.5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中5min内C的反应速率为0.12mol/(L·min)
B.达到平衡时,丙中A的浓度是甲中的2倍
C.丙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
D.达到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相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的过程如图所示,

其中a、c二步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SO2+V2O5SO3+ V2O4    
4VOSO4+O22V2O5+4SO3
该反应的催化剂是                (写化学式)
(2)压强及温度对SO2转化率的影响如下表(原料气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SO2 7%,O2 11%,N2 82%):

压强/MPa
温度/℃
0.1[
0.5
1
10
400
99.2%
99.6%
99.7%
99.9%
500
93.5%
96.9%
97.8%
99.3%
600
73.7%
85.8%
89.5%
96.4%

当合成SO3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SO2、O2和SO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1 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SO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3)550 ℃时,SO2转化为SO3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将2.0 mol SO2和1.0 mol O2置于5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 M Pa。试计算反应2SO32SO2+O2 在550 ℃时的平衡常数K=                    

反应达平衡后,下列措施中能使n(SO3)/n(SO2)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C.再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       D.再充入1 mol SO2和1 mol O2
(4)SO3溶于水得到硫酸。在25°C下,将x mol·L-1的氨水与y mol·L-1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中显中性,则c(NH4+        2 c(SO42-)(填“>”、“<”或“=”);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Ⅰ.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25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定CO2、CH3OH(g)和H2O (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写出该工业方法制取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 (H2)=         
③该条件下CO2的转化率为                。当温度降低时CO2的转化率变大,则该反应      0(填“>”“<”或“=”)。
④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 B.充入氮气 C.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 D.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2)选用合适的合金作为电极,以氢氧化钠、甲醇、水、氧气为原料,可以制成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燃料电池,此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           
Ⅱ.研究NO2  、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氮元素有着多变价态和种类多的化合物,它们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2SO2(g) + O2(g)2SO3(g)  ΔH=" —196.6" kJ·mol―1
2NO(g) + O2(g)2NO2(g)  ΔH= —113.0 kJ·mol―1
则反应NO2(g) + SO2(g)SO3(g) + NO(g) 的ΔH=                         。
(2)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①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相同时间内,每消耗1 molNO2的同时消耗1 mol SO3
②当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 6,则平衡常数K=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1分)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下表中数据,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3分)

(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 min~3 min时间内v(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3分)
(4)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B气体,发生如下反应:A2(g)+3B(g) 2C2 (g)+2D(g),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    )
A.容器中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单位时间内断裂一个A-A键,同时生成两个C-C键
C.v(B)=0.03mol/(L•s),v(D)=1.2mol/(L•min)
D.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体积为1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CO和1molH2O(g)的混合气体,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物CO的物质的量在不同温度时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0min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830℃
1mol
0.8mol
0.65mol
0.55mol
0.5mol
0.5mol
1100℃
1mol
0.75mol
0.6mol
0.6mol
0.6mol
0.6mol

(1)1100℃时,前10min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v(CO2)=                  ,830℃平衡后CO转化率的为__________________。
(2)1100℃时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和“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v(H2O)          (d)c(CO2)=c(CO)
(4)1100℃时达到平衡后,若向容器中再充入2molCO和2molH2O(g),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选填“向正反应方向”或“向逆反应方向”或“不”),再达到平衡时,H2百分含量_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5)830℃时,若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1molH2的混合气体,60min时反应达平衡状态,画出c(CO)和c(H2)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隔板K可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乙中充入2 mol C和1 mol He,此时K停在0处。发生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后,恢复至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达平衡后,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0~2之间
B.若平衡时K停留在左侧1处,则活塞停留在右侧6处
C.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小于于乙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
D.根据隔板K滑动与否可判断左右两边的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条件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4NO(g)+6H2O(g) ΔH=-905.9 kJ·mo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905.9 kJ,则起始时投入4 mol NH3和5 mol O2
B.平衡时4v(O2)=5v(NO)
C.平衡后降压,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减小
D.NH3与O2起始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4:5,则平衡后两物质的转化率一定相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 mol H2 (g)和1mol I2(g)置于某1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H2(g)+I2(g)2HI(g) ΔH<0,达到平衡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Ⅰ)所示。若改变反应条件,w(HI)的变化曲线如图(Ⅱ)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B.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C.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
D.恒温条件下,再加入1molHe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 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为40%
B.2 min内B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min)1
C.x=2
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则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g)+O2(g)2NO2(g)。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2C(g)+zD(g),若2 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 mol·L1·s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v(C)=0.2 mol·L1·s1  B.z=3  C.B的转化率为25%   D.C的体积分数为28.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 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反应Cl2+H2O  H+ +Cl- + HClO达到平衡后,要HClO浓度增大,可加入(   )

A.Na 2SO3固体 B.水 C.CaCO3固体 D.NaOH固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