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不一定含有SO42- |
B |
向FeCl3+3KSCNFe(SCN)3+3KCl溶液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固体KCl |
体系颜色无变化 |
KCl不能使该平衡移动 |
C |
向淀粉KI溶液中不断通入C12 |
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
C12先将I-氧化为I2,后可能又将I2氧化。 |
D |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 |
均有固体析出 |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正确的是
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
B.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它保存海鲜产品 |
C.乙醇、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
D.合成橡胶与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
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以及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分依次是
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 | 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
C.蛋白质、石墨、多糖、无机盐 | 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 |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贡献者。人类借助于这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单个的蛋白质分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是
A.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 |
B.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C.蛋白质可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 |
D.消毒过程中细菌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目的 |
B.晶体SiO2可以导电,因而可用作光导纤维· |
C.为了增强去污能力,可将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混用 |
D.氯水和明矾都可用作水处理剂,二者作用原理不同 |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
B.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
C.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
D.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叉口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现场火光冲天,在强烈爆炸声后,高数十米的灰白色蘑菇云瞬间腾起。爆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水火无情。下列物质(或存放仓库)着火时,可以直接用水扑灭的是
A.植物油 | B.电石 | C.棉被、衣物 | D.过氧化钠 |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和油脂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
B.蛋白质、纤维素、蔗糖、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C.淀粉水解与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 |
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
下列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
B.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而呈黄色 |
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 |
D.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植物种子 |
天然产物水有关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
B.可用碘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 |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 |
油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植物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
B.皂化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
C.和H2加成后能提高其熔点及稳定性 |
D.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
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
《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沈括在《梦溪笔谈》对“洧水”的使用有“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的描述,对上文进行的某些分析中正确的是
A.“洧水”的主要成分是油脂 | B.“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煤油 |
C.烟的主要成分是炭黑 | D.烟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