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S菌有毒性,能引起人患肺炎或引起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无荚膜的R菌无毒性。如图为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C组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为小鼠不死亡
B.能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的有A、D两组
C.E组实验表明,加S菌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R菌
D.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不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
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 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 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⑥①②④③⑤ | B.②⑥①③④⑤ |
C.②⑥①④③⑤ | D.②⑥①④⑤③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是因为噬菌体仅蛋白质分子中 含有S,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
B.用35S和32P的普通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然后用35S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感染末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
C.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否则上清液的放射性都会较高 |
D.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搅拌离心不充分 |
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B.如果用DNA酶分解从S型活细菌提取的DNA,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C.结果表明,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成S型细菌
D.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如图T2菌体、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体内遗传物质组成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T2噬菌体 | B.乳酸菌 | C.酵母菌 | D.家兔 |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⑥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
B.若图1的①中A占23%、U占25%,则DNA片段中A占24% |
C.图2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⑨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
D.正常情况下,图3中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⑥⑦⑧过程 |
下列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必须清楚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引起细菌裂解的时间 |
B.本实验分别研究了DNA和蛋白质在噬菌体增殖中的作用 |
C.以32P标记的一组实验可确定DNA与蛋白质是否进入了细菌 |
D.细菌裂解后,32P标记组的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 |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
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
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病毒外壳成分中含有S元素 |
B.病毒的衣壳决定了病毒抗原特异性 |
C.病毒一般要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
D.噬菌体为DNA病毒,动物病毒既含有DNA又含有RNA |
据下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②表明,将S型细菌的 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 型细菌。
(2)过程③表明,将S型细菌的 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最后会发现:有少数 型细菌转化成 型细菌。
(3)过程④表明,转化成的 型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 型细菌。
(4)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吗? 。
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乙组合成另一病毒丙,并以丙感染寄生细胞,则寄生细胞中的病毒具有
A.RNA甲和蛋白质乙 | B.RNA乙和蛋白质甲 |
C.RNA乙和蛋白质乙 | D.RNA甲和蛋白质甲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合成子代噬菌体 DNA 和蛋白质所需的原料依次是
A.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
B.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
C.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
D.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