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宋代理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 |
B.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
C.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唯物主义思想 |
D.其本质目的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
宋代以后,最具权威性的科举考试教科书是
A.《春秋繁露》 | B.《五经正义》 | C.《四书章句集注》 | D.《四库全书》 |
下列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全盘否定 | B.两者对“理”的认识有巨大差别 |
C.对维护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 D.都使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据此回答19~25题。
宋代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和道教思想 |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
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孔子、孟子、荀子 | B.程颢、程颐、朱熹 |
C.陆九渊、王守仁、李贽 | 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天人感应”理论 |
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这里的“四书”指的是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B.《诗》《书》《礼》《春秋》 |
C.《大学》《春秋》《论语》《孟子》 | D.《孟子》《中庸》《书》《春秋》 |
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陆九渊 | B.程颢 | C.程颐 | D.朱熹 |
心学的开创者是
A.程颢 | B.朱熹 | C.陆九渊 | D.王守仁 |
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
A.程颢 | B.程颐 | C.朱熹 | D.王守仁 |
古代东西方都注重人文主义,但二者差别极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而人民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为欺诈。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他根据这种观点,对传统宗教神学提出了怀疑:“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象什么东西”。
材料三 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材料四 14到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地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请回答1~4题:
简要概括材料一中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根据材料二普罗泰戈拉的观点,概括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列举材料三中汉代和两宋时期“帝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儒学家们的独特贡献。(4分)
材料四中欧洲启蒙思想和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各自的前途命运迥异,试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不同的原因。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1~5题: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在教育方面有哪些贡献?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时期有何不同遭遇?
儒家思想在宋朝、明朝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体系?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儒家思想是何时开始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宋史》中出现了一些人名,如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等,从中可以推测下哪种思潮影响了当时人的取名。 ( )
A.佛教思想 | B.道家思想 | C.法家思想 | D.程朱理学 |
史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良知之说的突出意义在于
A.强调了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 B.强调了天理的重要性 |
C.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D.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 |
温家宝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用了一位理学家的话:“为天地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话
A.否定了传统的儒学 | B.阐明了理学的纲常伦理 |
C.说明理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D.创立了心学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摘自《孟子》
材料二 董仲舒认为,君主应“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仲天”,君主要“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摘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熹常谓天下万事有大根本,而每事之中又各有要切处。所谓大根本者,固无出于人主之心术;而所谓要切处者,则必大本既立,然后可推而见也如……余皆可见,然未有大本不立,而可以与此者。此古之欲平天下者,所以汲汲于正心诚意,以立其本也。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董仲舒与朱熹对“正君心”看法的一致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董仲舒观点的主要差异,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朱熹的著作后来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在新文化运动时又成了封建主义的代表,中国进步的思想障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分析。
宋明理学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表现为
①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
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③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④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