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典力学
高中历史

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地圆学说”,清朝士大夫杨光先说:“若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是一个大圆球……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竞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之所以有这样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A.经典力学理论 B.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 D.量子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辨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的成就是

A.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论的提出 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大学的钱乘旦教授这样评价英国:“它留下的遗产是不可计量的,没有近代的英国,就没有现在这个世界。……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以下各项中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②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③建立了工厂制和自由贸易制度
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A.①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个组织起来的团体拥有设备和资金,都在致力于科学研究事业。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建立于1662年的伦敦皇家学会和建立于1666年的法国皇家科学院。他们举行会议,提议研究项目和出版论文,不仅涉及各种自然科学和数学,而且还涉及古文书学、钱币学、年代学、法学史以及自然法。”这说明(  )

A.资产阶级当权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活跃于政府建立的科研机构
C.自然科学发展实现了专门化
D.追求自然知识呈现制度化趋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部著作表明,一切物质都在运动,任何两个质点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力,其大小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二百年来,此定律一直是不可动摇的,只是在近一个世纪内,才发现在亚原子结构的微观世界里,或在整个物质宇宙的宏观世界中,这个定律并不适用。这部著作是(  )

A.《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对话》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关于相对性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
D.《天体运行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用望远镜观测的发现表明,“天体可能与地球一样,都是同样的物质——在太空中移动的物质团。反之,把地球当作一个本身绕日运转的天体,也就变得容易多了。于是,天地之别正在消失。这对以往一切哲学和神学,可说是当头一棒,打得厉害。”这段描述中的他是(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胡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学者曾对某种理论感叹:“谁还能继续相信自然界中有一种和谐的秩序?它岂不只是不同物种不断斗争的战场?在这战场上,一切都在不断运动,善和恶的范畴已经没有意义,唯一的标准只是生存和前进。”这种理论是(    )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理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A.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C.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D.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不一致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同学在制作《近代物理学的成就》手抄报时,画了下面一幅漫画。漫画中有“苹果”“月亮”“星星”等。他要表达的是(    )

A.伽利略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在自然现象启发下开始研究万有引力定律
C.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把握
D.任何科学规律及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偶然的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代》在解释爱因斯坦的重要地位时如此说道:“过去的100年里,全世界发生的变化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世纪都多得多。其原因不是政治或经济上的,而是技术上的——技术直接来自基础科学的进展。任何科学家显然都不能像爱因斯坦那样代表这些进展。” “这些进展”应指 (  )

A.系统合理地说明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
B.发现了热辐射过程中能量分布的规律
C.提出了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
D.提出物质波理论,发现了量子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公元前6世纪到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达50—70%,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 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 名
生卒年
成 就
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
1548—1600
提出宇宙无限论
伽利略
1564—1642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开普勒
1571—1630
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
牛 顿
1643—1727
万有引力定律等

材料二 从15世纪到今天,科学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达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欧洲科技领反过来先于中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曾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牛顿临终时曾说:“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怎样看的,不过我只觉得好像在海滨玩耍的孩子,有幸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我所以有这样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为牛顿、达尔文、西门子“提供肩膀”的巨人分别是(  )

A.哥白尼、胡克、爱因斯坦 B.伽利略、拉马克、法拉第
C.伽利略、胡克、爱迪生 D.开普勒、拉马克、普朗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指(  )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普朗克的量子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经典力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