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高中历史

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变法通议》 D.《天下郡国利病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所起的直接作用是

A.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
B.介绍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C.批评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D.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早期维新思想同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想的主要不同是

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激烈争辩,下列争辩中属于洋务派引据的是:(    )

A.礼义、忠信,无益于自强实际 B.中外臣僚未得制敌之要,酿成庚子之变
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夷变夏 D.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
来源:2010年高三历史高考模拟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

A. 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 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 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 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扶清灭洋" D. "轮车、电邮、机械、百出夷人亦妖术也"
来源:2009上海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一书的主要意图是

A.让中国人了解世界 B.提倡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C.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为洋务运动奠定理论基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趣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来源:中国近现代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强敌入侵,清朝内部分化为投降派与抵抗派,下列有关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抵抗派以林则徐为代表,表现出反侵略的民族气节
B.投降派代表琦善先后参与了中英天津大沽口谈判与鉴订“南京条约”
C.封建地主阶级内部两派力量相当是清朝鸦片战争中战、和政策摇摆不定的重要原因
D.投降派在争夺中逐渐占上风,足以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没落与反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器呈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西学中源”说的解释目的在于

A.反对学习西方 B.为变法作解释
C.宣传中体西用 D.维护中华文化
来源:思想解放的潮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镇压太平天国
C.抵抗外国侵略 D.维护清朝统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符合这些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的选项是①“扶清灭洋”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攘外必先安内”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也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夷”为“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渐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为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思想的萌发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