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其主要特点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 B.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
C.限制地主土地兼并,均衡农民和地主土地 | D.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 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 ③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④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 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
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
据史料记载,北魏初年“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后来却纷纷“返旧墟”,导致这种变化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
A.编户制 | B.均田令 | C.租庸调制 | D.征役制 |
下列对北魏统一北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
B.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
C.改变了北方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
D.为各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
材料二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拔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和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拔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三 北魏的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中国历史·魏晋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鲜卑民族的经济文化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为什么孝文帝要迁都洛阳?
(3)结合材料四分析,北魏迁都洛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社会风俗的变迁往往是历史变革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指出北魏孝文帝关于社会风俗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20世纪20年代,中国沿海城市出现了一股婚姻自主的潮流,请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3)建国初期,“着列宁装、讲俄语”成为时尚,请分析其出现的历史原因。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个性化、时尚化、快捷化,请分析这些趋势出现的原因。
孝文帝改革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图13 北魏文官汉服俑 图14 汉人胡食图
材料四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 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材料三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2)材料二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