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高中地理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其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推进城市健康发展,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图中每个单元格代表1万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
B.该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重
C.该地区城市化水平高
D.该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来源:城市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甲、乙、丙三幅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据甲图信息,说明城市气候的两种效应及其成因:一是____效应,其成因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效应,其成因是____________。
(2)上海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请从乙图中找出其中的两条:一是____;二是____。
(3)据丙图分析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突出问题是________;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读北京市略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为北京的CBD,它没有分布在市中心是受________因素影响。②处布局居民区是为了________,居民区布局在此的有利因素主要是_______。
(2)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CO、NO2、S02和可吸人颗粒物等,3一4月份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应是________。简要分析在上面图2中所示条件下,③处大气污染较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报道,由于近年暖冬,北京降雪较少,全市有17家利用人造雪营运滑雪场。请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弊端。
(4)根据北京市的城市环境状况,简述如何合理利用能源,以实现“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的理想目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回答6一7题。

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天然调蓄能力强            B.城市热岛效应
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D.植被覆盖率降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上海市城市扩展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上海城市规模扩展的主要方式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浦东开发区的建设属于城市扩展中的哪些类型?
(2)浦东开发区的建设,在保护和改善上海城市环境方面有何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总人口及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图”。读下图,回答。

(1)甲、乙两种图例分别表示我国的
A.总人口和农村人口          B.总人口和城市人口
C.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2)下列各年份中,我国城市人口比重最高的是
A.1950年        B.1960年        C.1970年        D.1980年
(3)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城乡人口出生率不同    B.城乡人口死亡率不同
C.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D.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五帝本纪》中写到:“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易·经辞下》记载:“曰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据以上材料回答:
1.史料中的“聚”“邑”“都”“市”均属
A.乡村  B.城市  C.集市  D.聚落
2.城市和乡村发展起源上的联系是
A.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相互提供产品
B.乡村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相互提供劳动力
C.乡村的规模没有城市的规模大,城市规模的扩大可与乡村连接起来
D.乡村只是城市的母体,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
3.人类能在经历了百万年的游荡生活后定居下来,形成“聚”“邑”“都”“市”,最根本的原因是
A.人类社会的两次大分工  B.为了繁衍后代
C.为了逃避自然灾害  D.为了防御外族的侵略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位于黄河沿岸,属于我国钢铁工业基地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是

A.兰州 B.太原 C.郑州 D.包头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A.辽宁省 B.山东省 C.黑龙江省 D.广东省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是

A.乡村 B.平原 C.城市 D.牧区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城市化速度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在

A.产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0世纪70年代以后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始于

A.手工业和农业分离 B.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C.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D.定居农业出现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乡村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有

A.乡村聚落阶段先于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起源
B.最初人们居住的是一种半固定的原始棚舍
C.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乡村聚落就已稳定下来
D.已发现的村落遗址多位于河流上游地段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