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观刈麦》(节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此诗为其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时所写。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对材料一白居易诗理解正确的是
A.诗中的小麦是春小麦,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是因为冈之南为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 |
B.诗中的小麦是冬小麦,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是因为冈之南为阴坡,蒸发小,水分条件较好 |
C.诗中的小麦是春小麦,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是因为冈之南为阴坡,蒸发小,水分条件较好 |
D.诗中的小麦是冬小麦,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是因为冈之南为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 |
影响材料所在地小麦产量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①春旱;②水土流失;③雪灾;④干热风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新疆某山地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均降水量资料,回答问题:
若此山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A.a | B.b |
C.c | D.d |
此处有森林带分布的原因主要是
A.降水多,蒸发小,湿度大 |
B.光照条件好,热量丰富 |
C.位于冬季风背风坡,生长期长 |
D.海拔高,人类活动影响小 |
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A.大气环流 | B.水循环 | C.地壳物质循环 | D.洋流的运动 |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12一13题。
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 B.燃烧化石燃料 |
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
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是( )
A.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 D.生物的生长、繁殖制约着地理环境 |
下图为我国40°N附近的剖面图,读图回答。
(15)图中丙、丁所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 。
(16)图中所示地形区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在下图括号中填出各地区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17)简要说明图示区域自然景观的空间变化规律。
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8~9题。
该山地所处自然带的自然景观为( )
A.森林带 | B.森林—草原带 | C.草原—荒漠带 | D.草原带 |
降水垂直变化最大处( )
A.位于山地背风坡 | B.位于山坡最陡处 |
C.降水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 D.高度范围是600~1200米 |
下图为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6~7题。
该山峰可能位于:
A.阴山山脉 | B.安第斯山脉南段 | C.天山山脉 | D.阿尔卑斯山脉 |
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
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 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
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下图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1~3题。
图中信息显示,三类森林中
A.②的NPP对温度的变化最不敏感 | B.NPP与温度变化都成正相关 |
C.②的NPP对降水的变化最敏感 | D.NPP对降水的变化都很敏感 |
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自低至高依次是
A.③、①、② | B.③、②、① | C.①、②、③ | D.①、③、② |
若①为针阔叶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
A.河南省 | B.吉林省 | C.安徽省 | D.福建省 |
读图,完成10~11题。
10.土壤中有机质最多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1.①处形成的土壤最可能是
A.红壤 | B.荒漠土 |
C.黄壤 | D.黑土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