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1)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 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 的态度。
(2)《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作赏析。
定林①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
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
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②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
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
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 、 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 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2)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虞美人 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②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注释】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1)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绵绵的细雨、 和 等自然景物,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致。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月 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①南斗斜。
今夜偏知②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早 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③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②偏知:才知。③驼褐: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1)《月夜》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早行》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
(2)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作分析。
选出对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 )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这首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富有哲理:站的高,望的远,胸襟博大,见识高明。
B.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前途的迷茫。
C.诗中“不畏”一词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D.诗中最后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选出对王维的《使至塞上》赏析有误的一项( )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诗人用“属国”指自己的使者身份,写诗人轻车简从慰问边塞将士。
B.颔联以“征蓬”“归雁”自喻,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作者身为使者的自豪感。
C.颈年富有画面感,构图讲究,线条简约,色彩丰富,描绘了雄浑辽阔的塞外风光。
D.尾联写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行程是否还要延续下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2)“拣尽寒枝不肯栖”表现出词人怎样的品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责子 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
[注]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小名分别叫舒、宣、雍、端、通。
(1)下列诗歌与本诗体裁最接近的是
A.《次北固山下》
B.《十五从军征》
C.《登飞来峰》
D.《卜算子•咏梅》
(2)“纸笔”代指 ,“志学”用《论语》的典故代指 ,“杯中物”代指 。
(3)对于本首诗,杜甫认为是批评儿子,黄庭坚认为是舐犊情深,你怎么看?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碎砚诗
(清)张锦芳
已坠同遗甑①,深耕愧寸田。
试当初洗日,碎及未焚前。
正有文章劫②,甘辞翰墨缘。
谁能并投笔,抱璞③得天全。
注释:①遣甑:东汉孟敏扛着瓦甑走路,不慎打破,他头也不回继续前行,说:“甑已经破了,看又有什么用呢?”②文章劫:指乾隆时期的文字狱。③抱璞:保持本色。璞,包含着玉的石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说砚台已打碎了,无论是顾惜它,还是为它伤感,都没有意义了。
B.第二句说“我”过去用这方砚写文章,努力取得成就,对它有不舍之情。
C.颔联说得到砚就洗净用来试笔,现在幸好碎掉了,免得与作者同遭厄运。
D.颈联说写文章已经成了很危险的事,文人们因不用再写文章而非常高兴。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感遇①(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②,桂华秋皎洁③。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④。
谁知林栖者⑤,闻风坐相悦⑥。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①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②葳蕤:茂盛。③皎洁:皎明洁净。④自尔为佳节:指兰、桂各自适应季节的特性。⑤林栖者:指隐居者。⑥闻风:借用典故。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对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
(1)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实写了“兰叶”“桂华”等意象,虚写了“春”“秋”“林栖者”“风”等意象。
B.本诗所描写的几个意象的共同特点是不畏强暴,生机勃勃。
C.本诗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为情困,共同表达了诗人遭贬之后的郁闷与超脱。
D.本诗借物寓意,诗人将人生志趣寄寓在对“兰叶”“桂华”等草木的赞美中。
(2)诗人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怎样的志趣?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渔翁形象?
(2)下面有关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从近景入手,细致而具体地描绘了一幅茫茫雪景图。
B.前两句的“绝”“灭”之无,与后两句的“舟”“翁”之有,对比强烈。
C.诗歌用“千山”“万径”的寂静,来衬托渔翁的垂钓,可谓静中见动。
D.“绝”“灭”“雪”三字都是仄声韵,短促斩截,烘托了诗的凄冷、肃杀气氛。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碛(qì)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请概括本诗首联包含的信息。
(2)本诗尾联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结尾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抒怀方式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2)《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机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问题。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蓟(jì)庭,地名。
(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