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政治试题 / 厉行法治的要求 / 探究题
初中政治

2014年12月4日式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其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为配合这次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某校决定围绕“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这一主题,开展相应的系列宣传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宣传有方】
(1)为学校的“法治宣传周”拟定一条宣传标语和两个合理化的活动形式(不得用材料中的主题)
【行动落实】
某班学生在“本地公共自行车租赁问题”研究中调查发现,公共自行车租赁很受广大市民欢迎,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部分市民租用后不及时归还,并有大量损坏,影响他人使用。
问题二:周边便宜的“黑车”比较多,部分市民宁愿乘坐“黑车”,也不愿租用公共自行车。
(注:黑车主要是指未经国家许可,不具有营运资格,以赢利为目的的机动车。)
(2)请运用“做守法公民”的相关知识,为有效解决本地公共自行车租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依据)。
(3)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离不开公民的参与。作为公民,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应该怎么办?
【学有所思】
(4)参加此次法治宣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施行。这部新修订的法律比以往增加了很多新规定,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新生事物也出现在《刑法修正案(九)》中,医闹、替考、袭警等社会事件也从以往的行政处罚转变为被追究刑事责任。

(1)结合所学知识,从诚信建设和法治建设的角度,分析替考、造谣等行为入刑有何社会意义?
(2)替考、造谣等行为入刑对于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国家安全提出新挑战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使得“互联网+”迅即成为人们关注焦点。“互联网+”以其前所未有的开放、平等、多元,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1)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互联网+”行动计划,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发展创新。(    )
②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发展的助力,也是威胁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    )
(2)面对互联网+的到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行动是怎样体现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一些微博账号、微信公号编造、散布 “有毒气体已向北京方向扩散”、“方圆一公里无活口”“商场超市被抢”等谣言,制造恐慌情绪,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对车夫网、美行网、军事中国网等18家网站采取永久关闭、注销备案处罚措施。国家网信办新闻发言人也表示,对网上谣言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对传播重大灾害事故谣言的网站严厉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维护网络传播秩序。
(1)我国严厉打击利用网络散布谣言等违法犯罪活动,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样的治国方略?
(2)有人认为:“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必能达到有效控制网络谣言的目的。”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本次会议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材料二:201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周永康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决定给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
(2)材料一中“本次会议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当我们中学生了解到违法犯罪现象时,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和形式反映?
(5)请你从不同的角度谈谈如何实施依法治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纪委春节不打烊:反腐“一阵风”只是传说。在过去的一年,被网友称为“最火爆政务网站”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从年三十到羊年初五,共收到网络举报1818件。2015年反腐力度将持续,反腐常态化,打虎没有完成时。
材料二:保护创新就要保护知识产权。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侵权行为。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经常开展对盗版侵权行为的专项整治;通过司法解释,适当降低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刑事处罚门槛,一大批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分子受到刑罚制裁。
(1)材料说明我国实行什么治国方略?这一治国方略的总目标是?
(2)材料二中所列的措施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至少两点)
(3)“反腐常态化,打虎没有完成时”有什么重要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015年“国家宪法日”即将到来之际,盐城市某中学校团委会在校园网里专门开辟“落实十八届四中精神·贯彻依法治国理念”为主题的校园论坛,同学们搜集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参与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提取信息】

(1)图片①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图片②体现了                                              这一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分析辩论】2015年10月4日,有网友爆料称,在青岛市乐凌路“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该网友称点菜时已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果结账时变成是38元一只,一盘虾要价1500余元。2015年10月6日,青岛市市北区政府对善德成烧烤店(善德海鲜烧烤家常菜)作出9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责令其立即改正价格违法行为。
(2)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评价烧烤店老板的行为。
【明理导行】2015年3月11日,在上海闵行区一路口,孙某驾驶一辆红色宝马车不听民警劝阻突然提速强行由直行车道进入左拐弯车道,并将民警拖行数米后脑部着地,民警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目前司机孙某已投案。据孙某交代,当天他是着急去看朋友,他认为民警劝阻他的违规行为是故意刁难他,结果油门踩大了闯了祸。
(3)从这个案例中你应该吸取哪些教训?(至少4个角度,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中共十八大后,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十八大后全国已有99名副部以上官员和军级以上军官落马,包括今年被宣布查处的11名省部级官员。我国各级人民法院从重、从快审判了一批职务犯罪案件,对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性质恶劣贪污腐败案件依法从重处罚;追究了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0月4日,四川肖先生、南京的朱先生赴青岛旅游,在青岛市乐凌路“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点菜时已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果结账时变成是38元一只,一盘虾40只,一盘虾要价1500余元。肖、朱两人拒付天价虾用餐费,老板拿出支撑遮阳伞的杆子要打他们,还威胁说打电话喊人来。四川的肖先生掏出800元给了店老板,南京朱先生支付了2000元。
事后,媒体爆料了该事件。2015年10月6日下午,青岛市有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对该店作出9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责令其立即改正价格违法行为。
(1)肖先生、朱先生数额较大用餐费的支付折射了出什么?
(2)青岛天价虾事件被媒体报道后,有人说:市场经济要健康发展既要靠德治,也要靠法治。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有网友说:只要国家行政机关加大执法惩处的力度,“挨宰”现象就会杜绝。你认为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设和谐社会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善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勇于探究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们开展了“关于母亲河水污染治理方法”的课题研究。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必须尽快治理被污染的河水,关系到居民生活和生产发展,然而治理河水污染遇到了这样一些具体问题:
居民:我们反映的意见似乎没有什么作用,也不知道究竟谁能具体管一下这个事情。环保局工作人员: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分散在环保、水利、交通、国土、公安等多个部门,分管部门间关系不明确,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
(1)九(2)班的同学可以告诉居民通过哪些途径反映问题?
(2)居民反映问题体现了公民行使何种政治权利?行使它有何意义?
(3)你如何评价和认识九年级(2)班同学的行为?
(4)你认为该班学生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可能会有哪些收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宪法目,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在全国展开。我国要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此,九年级某班的同学们在班级举行主题班会,一起学习探讨宪法。以下是几位同学在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片段:
同学甲:“习主席说,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所以,我认为依法治国的前提就是依宪治国”。
同学乙说:“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目,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请你根据同学们的言论,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你评析同学甲所说“依法治国的前提就是依宪治国”这一观点。
(2)请你分析为什么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据京华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至今,全国至少已有75名省部级以上高官落马,其中26人已被判刑,22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另有19人尚未进入司法程序(见下图)。
材料二:新华网天津6月11日电 2015年6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周永康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周永康当庭表示,服从法庭判决,不上诉。

(1)材料一、二体现了第五单元《与法同行》中的哪些道理?(不少于三个角度,6分)
(2)请你联系实际,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反腐败有何重大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九年级的同学了解到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于是他们在班级的QQ群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叮叮】听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依法治国,首先坚持依宪治国。全国人大对《立法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这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前提。
【当当】对呀,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嘛,《立法法》的第一条是这么规定的:“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据宪法,制定本法”。
【滴滴】我还听说现在建立了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要公开向宪法宣誓。
【哒哒】不仅仅如此,宪法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对我们国家的性质,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谈谈叮叮的看法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2)当当,滴滴,哒哒分别从哪些角度说明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治国家】
材料: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3)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什么治国?为什么?
(4)你认为我们国家应怎样推进和落实依法治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是我国反腐倡廉取得重大成果的一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秉着“有案必查、有腐必反”的原则。“周徐苏令”等“大老虎”落马,部分地方“小官巨腐”被查处,凸显了党中央“打虎拍蝇”的决心。
材料二:2015年5月22日,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针对百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发出的“红色通缉令”集中公布将满一月。一个月来,通缉令上的外逃人员已有两人被“缉拿归案”,与此同时,中国各地加大追逃力度,一系列追逃、防逃举措密集亮相。
(1)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实施什么样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2)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和什么作用?
(3)党中央“打虎拍蝇”给我们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厉行法治的要求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