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政治试题 / 正确对待择业
初中政治

◆智能手机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北京市妇联近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城市儿童生活形态报告》显示,近八成的未成年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结果显示,面对网络上的淫秽色情、网络诈骗、造谣诽谤、网络水军等,对孩子使用智能手机“感到不放心”的人占7成以上。
◆秦志晖,网名“秦火火”因虚假发布或炒作张海迪入日本国籍、雷锋生活奢侈、“7·23”动车事故外国人获天价赔偿等谣言,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拘;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因开办推手公司,删除帖文替人消灾、联系查询IP地址等方式非法攫取利益等,涉嫌敲诈勒索罪被刑拘……
(1)面对网络社会中的淫秽色情、网络诈骗、造谣传谣、网络水军等不良现象,我们青少年要增强哪些意识和能力?
(2)为了让网络的秩序更放心,请你对政府管理部门和网络经营者提几点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调查,8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不良信息有关。在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经常进网吧的占93%,沉溺网络的占85%。这说明

A.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应该拒绝上网
B. 网络世界很精彩,沉溺其中在所难免
C. 互联网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原因
D. 要正确对待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释疑解惑 关注生活
潍坊某校九年级二班课题组以“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为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所学思想品德知识,请你参与其中:
【倾听声音】调查组针对学生中阅读情况展开调查,了解了下列一些声音:武打、动漫、言情、恐怖小说很刺激,容易着迷;读书没计划,没恒心,随大流;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没时间读书。
(1)针对上述声音,请你为青少年的阅读指点迷津。
【解惑引领】调查组通过搜集信息发现:虽然读书的人少了,但上网的人多了。部分青少年认为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想说就说,甚至可以制造和传播谣言。
(2)针对上述观点,请对这部分青少年进行正确引导。
【雅安加油】地震无情人有情,调查组非常关注雅安地震的最新资讯。同学们了解到:四川芦山牵动了亿万人的心,4月20日四川芦山县7.0级地震发生后,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心系灾区。尽管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仍然让我们看到了许多感人的画面,让人倍感温暖。
(3)假如你有机会与灾区的同龄人对话,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正能量】调查组发现:“正能量”绝对是2012年13亿国人最爱的词汇之一。一位的哥拉载盲人小伙不收钱,他的理由是:我不伟大,但我挣钱比你容易。于是下一位乘客坚持多付费,乘客的理由是:我也不伟大,但我挣钱比您也容易点。同一个理由,串起两颗爱心,感动了无数人。他们释放的是“正能量”。(“正能量”引申义为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4)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无数人在积极地传递着正能量,带动身边的生活情趣。请谈谈你怎样传递正能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抽烟,喝两口小酒,麻将桌上来几圈……对于很多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这好像是酷极了的行为。于是,有人跃跃欲试,抖抖“神气”,耍耍“派头”,感觉自己已经成人了。你想对他们说(  )
①不要有好奇心,因为这样容易误入歧途
②面对社会信息,要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辨别
③要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④要抵制不良诱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面对奥运金牌的诱惑,有的人奋力拼搏,最终站在了领奖台上;有的服用了兴奋剂,结果身败名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     )
①诱惑都是不良诱惑               
②诱惑无所谓好坏,关键是如何对待它
③必须通过正当途径去获得成功与荣誉 
④面对诱惑的态度对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6月26日,贵港市禁毒委在新世纪广场举行以“拒绝毒品,关爱生命,共创美好幸福生活”为主题的“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教育活动。参加禁毒教育活动,提高了我们的认识,也要求我们青少年自觉做到
①不吸毒、不贩毒             ②向亲友宣传毒品的各种危害
③加强执法力度,惩治毒品犯罪 ④发现毒品或贩毒人员及时向公安机关或学校报告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广东省某市公安局的统计报告显示,当前该市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没有预谋的,只是一时冲动而违法犯罪的占82.7%。未成年人步入歧途与不当交友,容易被人利用而意气用事有关,也与旷课、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有关。
材料二  2008年初,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进行了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调查,通过对其中2000余名闲散未成年人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闲散未成年人犯罪与不良行为的关系

不良行为的
开始平均年龄
不足12岁的
12岁以上不足13岁的
13岁以上不足14岁的
超过14岁的
不良行为的数量
1种
3种
5种
1种
所占总人数比例
10%
30%
50%
10%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阐明了什么问题?
(2)请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两点以上)
(3)要解决上述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三点以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
①勇敢的人敢于战胜诱惑
②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
③勇敢的人不会有不良诱惑
④聪明的人不会拒绝不良诱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红在QQ上新结识了一个网友“大哥”,“大哥”多次要求小红将她家的详细地址、电话号码等告诉他。小红的正确做法是 ( )
①加强自我防范,学会自我保护
②明辨是非,谨慎交友
③远离网络,躲避干扰
④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自我保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称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上网成瘾常常与以下哪些心理因素有关( )
①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希望得到重视的人
②生活中受到挫折、心情压抑的人
③家庭不和的人
④因环境变化导致成绩下降又难以适应的学生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月22日中央电视台网络春晚在央视一套播出,两岸三地众多明星嘉宾登台亮相。2012年cctv网络春晚采用3D技术拍摄,运用图文、视音频、微博等手段播出,利用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多个终端平台的全天候呈现、全球传播,不仅让观众和网民体验到了网络与现场融合的立体世界、真实与魔幻交织的现实感,还实现了全球网民的交流互动。这体现了( )

A.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网络
B.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
C.我们在网上可以自由选择交往对象
D.网络生活比现实生活好得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暑假中,晶晶一家到外地旅游,一路上拍了不少照片。回到家后,她整理照片,在每张照片的背面写上了旅游时的感受,并且注明时间、地点。她把这册照片集称为“暑期生活情趣”,时常与爸爸妈妈一起翻看,重温快乐的假期生活。
材料二:班上近来有些同学穿了一种新式样的鞋,小红认为那种鞋非常时髦,也让妈妈去买,其实她还有一双新鞋没有穿呢。妈妈批评她:“不要别人怎样做,你就怎样做,要有自己的主见。”小红不服气,认为如果和大家不一样,别人会不愿意和她一起玩了。
(1)请你判断材料一中晶晶的情趣是积极高雅的还是低级庸俗的?并说说判断一种情趣是高雅还是庸俗,关键是什么?
(2)请运用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七课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中小红的言行进行简要的评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小刚是七年级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一天,趁班主任外出开会,小刚便请小明来到网吧潇洒一番。在回家的路上,两名本校的高年级学生将他俩的钱和手表等洗劫一空。小刚将抢劫的事告诉好朋友小强,小强说:“破财免灾,这事你千万不要告诉老师,不然他们还要报复你。”
材料二:漫画《禁果》和《互控》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如果朋友让你旷课去网吧玩游戏,你将怎样应对呢?
(2)好朋友小强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面对抢劫等不法侵害,你应该怎么做?
(4)漫画“禁果”“互控”告诉我们,沉迷于网络和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身心有严重的危害。请你劝说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小刚。(至少两点,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洛桑同学非常喜欢文学,老师常说她语言表达能力极强,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在班里当作范文供大家欣赏学习。所以,他觉得自己在写作方面有潜力,于是她打算开发自己在写作方面的潜力。他崇拜作家余秋雨,床头贴着他照片,她也请朋友为自己画了一幅“我将成为优秀作家”的漫画像,时常提醒自己“我将成为第二个余秋雨”、“我一定会成功”等,还坚持每天写日记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请回答
(1)洛桑同学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到自己的写作潜能?
(2)他又是怎样进一步发掘自己的写作潜能的?
(3)洛桑喜欢明星正常吗?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每天约有4亿人使用网络,并非所有人上网都会成瘾,网瘾常常与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有关。下面列举的几种心理,容易导致上网成瘾的是:  (     )
①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希望得到重视但十分孤独的人
②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是每个人乐于交往的对象
③生活中受到某种挫折的人,没有特长、工作不突出、心情压抑的人
④家庭不和、父母教育不当的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正确对待择业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