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政治试题 / 正确对待择业
初中政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时代,网络空间也不是“法外之地”。
材料一: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法治中国建设的?
材料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善加利用,它将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好帮手;误入歧途,它将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少烦恼。
(2)下面是某同学的错误做法,请运用法律或道德知识给他指点迷津。

错误做法
指点迷津
利用QQ传答案、抄作业

在贴吧上随意传播、扩散同学的个人秘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材料二:据报载,某中学生经常逃课上网,借钱挥霍,聚众打架,他母亲泣求高人相救:“谁能救救我的孩子?我愿为他当保姆!”。
(1)沉迷于网络会给青少年带来哪些危害?
(2)请你回答网络交往和现实生活中的交往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
(3)为了解决材料中的问题,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请你献计献策?(多角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星期一下午,由于班主任外出开会,再加上历史课和地理课都是“副科”,小刚便请小明来到网吧潇洒一番。在回家的路上,两名本校的高年级学生将他俩的钱和手表等洗劫一空。回家后,小刚将抢劫的事告诉妈妈,妈妈说:“破财免灾,这事你千万不要告诉老师,不然他们还要报复你。”这时表哥说:“他敢!明天我叫几个朋友把这俩个混蛋揍一顿,把钱和东西要回来!”
根据材料,联系课本回答:
(1)当朋友让你旷课去网吧玩游戏时,你将怎样应对呢?
(2)除游戏的诱惑,你身边的诱惑还有哪些?
(3)妈妈和表哥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4)面对抢劫等不法侵害,你应该怎么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是一个互联网大国,网民人数已超过5亿。但随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谣言也在滋生蔓延。根据这一情况,国家相关部门果断出击,一批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被依法拘留。
【理论探究】
(1)对相关部门的上述做法,有网民认为“网络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场所,国家不应该干预”。这一说法对吗?请简述理由。
(2)经过调查,初三(一)班的同学们就如何“加强网络管理,打击网络谣言”形成了一份建议书,准备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出去。
请问同学们在行使什么政治权利?他们可以将电子邮件发送给哪些部门或者相关人员。
(3)除了以上两题提到的公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哪一项民主政治权利?
【活动设计】
(4)黄桥初中团委准备组织开展文明上网的宣传活动,请你为他们设计几种活动形式。(至少2种)
【行动落实】
(5)打击网络大谣创建文明的网络环境,离不开全体公民的参与。作为公民的你准备如何参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波非常聪明,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是班级网络游戏的高手,但他无心学习,满脑子装的都是游戏。他不屑与周围同学发展友谊,觉得他们太幼稚,却在网上结交了很多同样对游戏感兴趣的朋友。有一天,玩完游戏,一同上网的网友向他发出邀请,一起去弄钱。小波答应了,几天以后,小波和他的网友因合伙抢劫被抓到了派出所。
(1)小波该如何处理玩网络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2)网络游戏能满足人们的什么心理?
(3)过分沉迷网络,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4)给上网成瘾的中学生体几条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中学生阅历浅,是非辨别能力比较弱,容易迷失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中,陷入泥潭。针对这一现象,某校七年级5班召开了一个以“与诱惑作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请你参加:
(1)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拟定一个标题。
(2)例举身边存在的不良诱惑,说说迷失在这些诱惑中会有什么后果?
(3)少年应该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一反映了网络交往会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
(2)正如漫画二中所示,网络不仅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请写出网络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事例一个。
(3)结合上述两幅漫画与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网络交往的影响。
(4)结合两幅漫画和所学知识,谈谈以后你将如何利用网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认真观察漫画,请你分别对小林、小东、小明同学的言行进行评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安利(中国)将一刊登两篇安利谣言文章的微信公众账号告上法庭,象征性索赔一元并要求其道歉。最终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账号运营者删除其发布的谣言文章,在其微信公众账号发布道歉信,并向安利公司支付了1元人民币的赔偿金。
材料二:2014年11月24日,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宣传周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维护网络安全、规范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呼声。
(1)材料一中对网络谣言的惩处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哪些作用?
(2)根据材料二,从国家安全和公民个人安全的角度谈谈我国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的必要性。
(3)以上材料对于我们中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l1月19日至21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千年古镇浙江鸟镇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是我国迄今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互联网大会,也是世界互联网领域一次盛况空前的高峰会议、: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已拥有6.3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中国占了4家,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
材料二: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这成为大会讨论的话题之一,我们在努力:让互联网更加文明诚信,而不能充斥着诽谤和欺诈;让互联网传递正能量,继承和弘扬人类优秀文化;让互联网促
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因为这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举行的意义。
(2)请用事实说明“互联网可以是阿里巴巴宝库,也可以是潘多拉魔盒”。
(3)作为中学生,怎样让互联网成为自己的宝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3岁的小明一直是三好学生。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务正业的朋友后,逐渐发生了变化。上课经常迟到,作业经常不交,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他还经常躲在厕所里吸烟,家里给的零花钱越来越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于是开始小偷小摸。后来发展到把同学的自行车偷偷扛出去卖掉,为此,曾被公安机关拘留。出来后不思悔改,又多次入户盗窃。最终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小明的行为变化说明了什么?
(2)小明的行为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份《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引发热议。根据该《报告》,我国九成以上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超六成10岁以前“触网”,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 智能手机已成为未成年人上网的重要工具。
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面对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又是一个双休日,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七年级学生小明开始了他的快乐生活。
(1)情景一:周六上午,小明和妈妈去城里的姑姑家。走到十字路口,红灯亮。小明妈妈说:“车不多,快走!”。小明应该怎么做?理由是什么?
(2)情景二:表弟小刚期中考试数学考砸了,感到很难过。一连几天都闷闷不乐,情绪很低落……。你有什么方法来帮助他呢?
(3)情景三:小明与表弟交流时,发现表弟对班级个别同学“追星”特别推崇,也表明自己特别喜欢韩国影星金秀贤,准备去南京机场迎接他,参加见面会。对表弟的“追星”行为,你怎么看呢?
(4)情景四:听姑姑说,小刚喜欢玩网络游戏,常常一放学就到营业性网吧玩上几个小时才回家,有时深夜还偷偷地跑到网吧玩个通宵。请就解决这一问题给小刚提出自己的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抵制诱惑
材料一:2015年1月9日上午,北京东城法院开庭审理了成龙之子房祖名涉嫌容留他人吸毒一案,审判员当庭判处房祖名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材料二:2014年12月10日下午,由福安市科协、老科协、教育局、禁毒办、禁毒大队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福安科普大讲坛”——“小手牵大手 共筑禁毒墙”活动启动。市老科协科普报告团成员为300多名学生作《关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科普知识讲座。同学们深受教育,表示要向亲朋好友宣传,请大家都远离毒品,共同筑牢禁毒的防火墙。
(1)材料一中明星涉毒行为使我们深受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我们更应远离毒品,我国预防未成年了犯罪法把吸食毒品列为什么行为?
(2)材料二中“小手牵大手 共筑禁毒墙”活动开展对青少年意义重大,请你说说为什么要远离毒品?
(3)生活充满无限乐趣,但也充满种种诱惑,除毒品之外,还有哪些诱惑?请列举两种。
(4)不良诱惑会损害身心健康,我们青少年应如何抵制不良诱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日共青团中央、360联合发起主题为“关爱儿童上网安全,别让孩子受欺负” 的特别线上公益活动,呼吁关注青少年上网安全问题。此前,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青少年上网安全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中国16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数量约为 1亿至1.2亿左右,占中国网民总数的的 16% -20%;而在网络欺诈的受害群体中,青少年占比约为1.8%。青少年群体社会经历尚浅,对诈骗行为缺乏辨识能力,以及由青春期叛逆个性主导的喜欢冒险、猎奇的心理也是导致青少年网民容易被网络诈骗坑害的原因之一。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安全教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容易遭受哪些不法网络侵害?(列举两种)
(2)提高警惕,安全上网事关青少年切身利益和健康成长。作为青少年怎样才能在网络生活中免受不法侵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正确对待择业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