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汉与欧洲的往来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9分)
【贞观之治】
材料一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1)材料一中“吾”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2分)
【和同一家】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2分)
【制度创新】
(3)根据右图回答材料二中松赞干布的求亲使者来到了长安,唐朝政府具体应由六部中哪个部门负责接待?(1分)
材料三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衡卿》
(4)材料三中晁衡是遣唐使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
策动的。唐代新政中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1分)
【开放交流】
材料四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均选自人教自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 试举两例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你从他们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了     ,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19世纪,奥斯曼、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们有机会进行比在奥斯曼、俄罗斯、中国社会中更彻底的改革。
——《新全球史》
材料三:灾区宫城县知事村井嘉浩和岩手县知事达增拓也发表书面致辞感谢中国人民的支援并表达重建的决心。特别是来自中国政府方面,温家宝总理去年5月亲临我县,并对生活在临时安置点的灾民直接给予亲切的问候和鼓励。这给灾民及广大县民带来了重建的希望和勇气,对此我谨表谢意。
——人民网日本频道2012年3月12日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所说“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被统称为什么人?“天朝”时期为中日友好交往做出重大贡献的“天朝”僧人是谁?①所示横线应是日本历史上哪次改革?这场改革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问一分共4分)
⑵根据材料二回答: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所进行的“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指的是哪两次改革?请写出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要求相同与不同各写出一点,不得照抄材料,2分)
⑶日本在进行了“更彻底的改革”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单独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请写出这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
⑷材料三反映出现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你认为中日关系要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中日双方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至少答出两个观点,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的外交在古代曾荣耀辉煌,但在近代也饱经沧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计9分)
【荣耀辉煌】
材料一: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材料二: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外国来使中,也有一部分由盐城海口登陆,转道内河、陆道而抵长安。~摘编自《走进盐城》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条道路”的重要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的主要目的。
【饱经沧桑】
材料三:“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材料四: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清政府“与外界完全隔绝”的主要原因,说明“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指的是什么?(2分)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是指什么?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5)综合以上探究,你有哪些深刻的历史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校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碑文曰:维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壬申,舅甥修其旧好,同为一家。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远降文成公主入藩。以后景龙二年,重为婚媾,金城公主因兹降藩。自此以来,完事休贴。见者边吏不谨,互有侵轶,越在遐荒,因之隔阂。今遵永旧,咸与维新,帝式藏用,不违厥旨。
⑴从材料一划线处可看出:秦统一中国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秦统一后,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延续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在(朝代)被废除。
⑵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①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如何使"西域内属"的?有何意义?
②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藩之间的关系。《唐蕃会盟碑》有何历史价值?
⑶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代以后出现的又一鼎盛时期,小黄在学习这一主题的时候,做了不少笔记,但不完整。请你帮助她完成笔记。
(1)列举唐代科举制度的特征
(2)请你举出唐代时期与日本友好往来的两个代表人物
(3)唐代繁盛的原因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包括中国与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以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友好交往是中外交往的主流。结合下列有关隋朝至清朝时期的对外关系的两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①六次东渡________________;②七次下西洋______________;
③明代抗倭图__________;④收复台湾________;⑤雅克萨之战___________。(2)第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与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友好关系?
(3)第二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反抗哪些国家的外来侵略的历史?
(4)结合第一组图片,说一说你打算如何做一名国际交往的杰出使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第一次崛起时开通的一条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名称。
第二次崛起时“……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带动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
第三次崛起时“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的“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时,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天体运行……
(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清朝时期我国已落后于西方国家。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落后局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其意义重大。在上海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肖林看来,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的积极尝试。
——《人民日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引领开放新格局》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农村改革主要实行什么制度?当年,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具有繁荣和开放的特点,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许多国家还有“唐人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唐太宗的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2) 大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该诗描写了唐朝哪位统治者前期的景况?请你概要描述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方面的状况。
(3)请说出唐代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两位历史人物并简述其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材料二: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玄奘西游的目的是什么?
(2) 他所写的重要历史和佛学典籍是什么?这本书有什么影响?
(3) 结合材料二思考,指出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提示:可从当时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外交政策以及对外交通等方面考虑)
(4) 玄奘作为我国杰出的外交使者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说明唐朝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历史课上开展了主题为“我与历史名人”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1)以下是黎明同学收集的三幅图片,请你完成下面所缺内容。




A.《汴河怀古》
B.《大唐西域记》
C.某塑像

 
图A:是反映____(朝代)修建的运河,        (人物)为连接南北交通,巩固统治而开凿的。
图B:是根据唐朝高僧_______口述而整理,是研究唐朝时西域和西亚历史的参考书。
图C:是          的塑像,他是          (朝代)著名抗金将领。
(2)朝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地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①材料一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其完善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从而进入全盛时期。
②材料二的“他”是谁?“全盛时期”又指什么?
(3)徵午同学搜集《合肥晚报》上的一份报道,如下:


2012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微博上疯转。

请你谈谈对恶搞杰出历史人物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成为当下中国的外交战略和国家战略。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面问题。
【丝路历史】                                  
(1)丝绸之路源于汉代,什么事件为它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此后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西汉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唐朝时丝路迎来第二次繁荣,哪位高僧曾行走在丝路之上,历经艰险到达天竺?他的西行促进了什么宗教在我国的传播?
(3)海上丝路盛于宋元。海外贸易,宋代超过前代。请列举一例此时闻名世界的商业港口城市。从科技和手工业两个角度思考,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4)明朝时哪位伟大的航海家曾经七下西洋?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最远曾到达什么地方?
【丝路行动】作为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最重要金融机构,截止2015年4月7日,由中国发起创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范围扩展到56个成员国。
(5)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说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现实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民间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一(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诗
材料二   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选集》下卷
材料三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
(3)依据材料三,周恩来促进"会议成功"的"金钥匙"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活跃、国内民族融合、文化辉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出现在唐朝时期的是哪项发明?
(2)唐朝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和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
(3)电视剧《西斿记》中的唐僧是依据哪一个历史人物原型创作的?他为唐朝与哪个国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你从他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材料二:
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材料三: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何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从此,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那时,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不畏艰险,七下西洋。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丝绸之路”是以图中①(   )为起点的。(    )两次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重要贡献。汉武帝以后,西汉商人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②处为我国汉朝时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   )。
(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谁?玄奘于“秦王”在位时曾西游天竺,他以亲身见闻写成了一部什么书?
(3)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地理大发现”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郑和七下西洋的起止时间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汉与欧洲的往来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