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 B.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
C.学习了汉族的先进文化 |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 B.鲜卑族 | C.契丹族 | D.女真族 |
活动与探究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3) 两个事件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古今中外许多改革的事例无一不证明了这一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就是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的。
(1)北魏成为汉化的先行者得益于谁的改革?根据材料二,指出隋朝统一的基础。
材料二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2)为变法图强,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领导了什么运动?此运动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下表是(苏俄)1921年—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表
时间(年) |
1921 |
1923 |
1925 |
粮食产量(亿普特) |
23.13 |
34.55 |
44.24 |
(3)苏俄1921年——1925年粮食产量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国实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创新之处在哪里?
材料四 1874年-1890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2.1%,同时期的英国为1.7%,法国为2.1%,德国为3.5%,日本在短短的15年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资产阶级现代化的进程。
(4)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回答: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日本历史上哪一事件的开展有关?根据材料归纳日本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和资产阶级现代化的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请探究,改革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至少两点)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A.为了便于扩大势力 |
B.改变鲜卑人的生活环境 |
C.与汉族和睦相处 |
D.为了便于学习和接近汉族先进的文化,从而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改革】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材料二 如果说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3)试比较以上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近代改革】
材料三 下图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文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现代改革】
材料四 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3)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利益于谁的改革?
(4)根据材料二,概括隋朝统一的基础。
东汉至魏亚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关于内迁少数民族的史实,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内迁的烽数民族主要是匈奴、鲜卑、羯、氐、羌
②北朝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中,鲜卑族拓跋部的影响最比
③把“西南夷”纳入政府直接统治之下
④设置 “河西四郡”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③④ | D.②④ |
阅读下列材料: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上文中“皇帝”指谁?他建立的政权叫什么?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3)请站在中华民族立场上对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O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