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统治时期,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选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邢州窑与越州窑是唐朝南北诸窑的代表窑,出产的瓷器质量不相上下。茶圣陆羽按照瓷色与茶色是否相配来定各窑优劣,说邢瓷白,盛茶呈红色,越瓷青,盛茶呈绿色。唐三彩是有名的陶器。所谓三彩,即在无色釉的白底胎上用铅黄、绿、青等色画成花纹,烧制成陶器。因是唐朝创制,故称唐三彩。
--选自《全彩中国史》
材料三:唐太宗统治时期"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资治通鉴》)。唐帝国最盛时,东到朝鲜半岛,西到新疆帕米尔以西的中亚,北到贝加尔湖,南到今越南中部。不仅超出了隋朝,也超过了汉代。唐帝国疆域最盛时面积约在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左右,与之同时的大食帝国的面积约为一千万平方公里。
--选自《盛唐气象》
材料四: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向唐朝络绎不绝的派出"遣唐使"。他们当中留学生和学问僧占了相当比例,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广泛收集各类图籍,拜师交友,学习知识。学成后的留学人员一批一批第返回日本,在日本全面推行以唐朝为样本的改革,建设"律令制"国家,大起唐式伽蓝①,以位于今日奈良的平城京和位于京都的平安京为代表,八、九世纪的日本简直就是唐朝的翻版。
--选自《遣唐使与学问僧》
注释:①伽(qié)蓝:佛寺
(1)结合材料一写出唐太宗、唐玄宗在位时的年号。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方面的情况?
(3)根据材料三,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繁荣与开放的唐朝社会,给我们实现民族复兴梦带来了许多启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太宗统治时认为节制自身的享受欲望可以减轻人民的负担,为此他对自己和大臣提出了什么具体要求?历史上把他较为清明的统治称之为什么?
(2)唐太宗时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你认为它对唐朝的繁荣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三农"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都很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1年)朝廷遣使至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送给江南、淮南、两浙等路,并将种植法张榜公布,予以推广。到南宋时江南各地十之八九种占城稻,普及于淮南、江南东西、两浙、荆湖等路。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生产情况
年份项目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 (万公顷) |
9446 |
6620 |
7860 |
8730 |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
39.79 |
22.13 |
34.55 |
44.24 |
材料四:中国某地的农村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在君民关系问题上有何认识?为此,他在位时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使农民"衣食有余"?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推动占城稻广泛种植的主要力量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1921年以后苏俄(联)粮食生产出现了什么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材料四的民谣歌颂的是中国哪项农村改革?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时刻挂在嘴边的话(如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唐太宗认识到哪一实质性问题?(1分)他对人民群众产生了一种什么心理?(1分)
材料二 《贞观政要》里的几句话(已作放大处理)
(2)唐太宗统治期间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盛世局面?(1分)结合材料二,说一下此盛世局面与隋炀帝“一朝而败”的关系?(2分)
材料三 《唐语林》摘录
(3)《唐语林》中的“上”是指谁?(1分)“开元初”是指什么时期?(1分)
(4)材料中的“上”是如何“留心理道,革去弊讹”的?(2分)由此出现的“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的局面被称作什么?(1分)
材料四 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拨翟,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卷,非但人得荐士,亦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是,累朝赖多士之用。
——陆贽《陆宣公翰苑集》
(5)材料四主要反映了武则天采取的哪一措施?(1分)史称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这与材料三《唐语林》“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局面的出现有什么关系?(2分)
(6)结合四则材料,说一说怎样才能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唐朝中央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元朝为了控制辽阔的疆域,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建立这一制度的元朝皇帝是谁?
(3)材料三中故宫导游所说的“偏房”是清朝的什么机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
材料二 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话是谁说的?他的这种做法对民族政策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此时期形成了什么新的民族?
(3)两千多年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上述材料都与谁有关?
(2)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他的什么治国之策?请举例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
材料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三:某帝王与魏征讨论用人时说:“为事择官,不可粗率。用一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用一坏人,别的坏人都跟着进来。”魏征说:“这是对的。天下未定,主要用人的才干……天下已定,那就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能任用。”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朕”指谁?据材料一分析他在位期间实行的民族政策,并请举一例加以说明。(6分)
⑵从材料二看,这位皇帝认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基于这种认识,他执政期间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⑶材料三中的对话,表明这对君臣坚持怎样的用人标准?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贞观政要》
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这位皇帝在位时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
(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3)材料二反映了这位皇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有效的统治措施?(一项即可,4分)
(4)材料三中的被当时皇帝称为“人镜”的是谁?这位皇帝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一位即可,2分)
看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水》胡曾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皮日休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中所说的“千里长河”、“此河”指的是哪条河?这条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修建的?以哪里为中心
(2)看图填空,请填写在图上空格处。(每空1分,5分)
(3)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唐朝人,他们对此河的评价有何不同,你同意谁的观点?说明理由。
盛世大唐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至今令人神往。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
贞观之风
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l)唐太宗为体现上述思想采取了哪些措施?
盛世经济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唐朝在农业工具进行了哪些改进(至少举出两例)
海内知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3)请你举出唐朝对世界影响的史实。(至少举出三件史实)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对唐朝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攻入隋朝东都(洛阳),进城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叹曰:“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资治通鉴·唐纪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李世民发出上述感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鉴于此,他即位后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
材料二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唐太宗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唐太宗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
(2)与材料一相比,概括材料二中唐太宗统治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3)如何看待唐太宗在历史上的地位?宋代欧阳修曾这样评价道:“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其(唐太宗)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欧阳修的评价是否自相矛盾?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理由。
政府工作报告的历史解读
人民网北京2014年3月5日电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情况下,我们竭诚尽力,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制度建设,兜住民生底线,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1)历朝历代都重视民生问题,唐太宗为改善民生采取了什么措施?
●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
(2)我国历史上一直是海洋大国,试举明代一例说明。19世纪80年代中期起,清政府为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新的一年,要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军队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
(3)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能打胜仗”是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请列举20世纪以来的一著名战例说明。
●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我们必须防微虑远,趋利避害,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4) 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是在哪一时期?
●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
(5)老师要求以“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为话题,以所学知识为基础,写一篇小论文,请你列出写作提纲。要求层次清晰,论据充分,正反结合。(不超过60字)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人物,作出了许多重要的成绩。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下列历史人物的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问题一:图一中的历史人物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其在位时的年号是贞观,那么他就是谁?人们把他统治时期称为什么?其为了加强汉藏友谊,把谁嫁到了吐蕃?
(2)问题二:图二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们称她的统治为什么?
(3)问题三:图三中的历史人物远赴天竺学习佛教,他是谁?其归国后著有一部书籍名叫什么?
(4)问题四:“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图四人物的名句,他就是谁?被后人称为什么?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