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节目中,两位挑战者正在就“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展开对擂。
(1)请你给这两位挑战者提供两条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
(2)两位挑战者正在辩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请你为他们举出一例唐太宗时唐政府与西藏友好往来的例子。
(3)唐太宗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 。
(4)主持人要求挑战者用一句话来评价唐太宗的统治,请你帮他们写出来。
材料一:如下表。
人物 |
具体做法 |
结 果 |
秦始皇 |
徭役繁多、赋税沉重、严刑酷法。 |
秦始皇的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最终秦朝至二世而亡。 |
汉文帝 汉景帝 |
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提倡节约,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
汉初的社会经济得到继续发展,社会秩序安定,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 |
隋炀帝 |
大兴土木,滥征徭役、兵役,挥霍浪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兵役和徭役,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瓦解了隋朝统治。 |
唐太宗 |
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重视农业、虚心纳谏、善于用人。 |
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增强,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 |
材料二: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
(1)在材料一中 和 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2)有人说,唐太宗是实践孔孟治国思想的典范。你认为这一说法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有人说,秦、汉与隋、唐之间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请根据两则材料加以说明。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①治世、盛世的局面,②对外交往活跃、
(1)“用事实说话”,请你分别用一个史实证明材料中序号代表的观点。(各举2例)
①
②
(2)唐朝水稻采用什么方法栽培?宋代时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是什么?水稻在哪个朝代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⑶研究中亚、印度半岛、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什么?对研究我国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编年体通史是?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
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表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唐朝中央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2)根据材料二,元朝为了控制辽阔的疆域,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建立这一制度的元朝皇帝是谁?
(3)材料三所涉及的重要机构名称是什么?设立于清朝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有什么作用?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制度?(2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哪一朝代首创的哪一制度?(2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唐朝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开创了多个繁荣局面。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630),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携带)粮,民物蕃息,……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欧阳修《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贞观时间所取得的成就——统一和强盛,在武则天统治的半个世纪,得到切实的巩固,这是她对历史的贡献。”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景象?
(2)根据材料二用一句话评价女皇武则天的统治。她提拔了哪两位名臣被唐玄宗所用?
(3)“开元”是哪一位皇帝的年号?根据材料三归纳“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不能照搬材料,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引自《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 ,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什么统治局面?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3)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命脉,经济兴,则国家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卷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忆昔》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繁荣盛世局面?二者之间有何必然的联系?
材料二 宋朝人口已达到2千万户,1亿多人,耕地达到7.2亿亩,GDP占全球60%,人均GDP为2280美元。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国库收入为7070万贯,最高达到1.6亿贯文,即便南宋丢失半壁江山(淮河以北),国库财政收入竟也高达1亿贯文,这样的税收后世难以企及。
请回答:
(2)据材料,请概括两宋时期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同时请为划线句子所叙述史实的准确性提供历史依据。
材料三 会议指出,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步子很快,1978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必须看到,……一些重大的比例失调状况没有完全改变过来,生产、建设、流通、分配中的一些混乱现象没有完全消除,城乡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妥善解决。我们必须在这几年中认真地逐步地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做到综合平衡,以便为迅速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请回答:
(3)据材料,请列举造成当时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的两个重要历史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会议对中国今后的工作重心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隋唐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虽然中间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分裂,但是统一、发展、繁荣、开放一直是这一时期的主流。
材料一: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一选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一南宋.陆游《示儿》
请回答:
(1)《沁园春·雪》中提到的“唐宗、宋祖”两位帝王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2)《示儿》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是要推翻哪个少数名族建立的什么政权?南宋“北定中原”的代表人物是谁?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逐渐完善?最关键的人物是谁?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什么朝代被废除的?
(2)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3)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前期的哪些思想认识?这些思想认识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2)材料二中的“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
(3)概括材料二诗中反映的社会景象。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这种社会景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一:科举制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正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过着饥寒生活,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材料二: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材料一说明了科举制有什么积极之处?它创立于哪个朝代
(2)材料二又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当时科举制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是哪两科?
(3) 唐朝完善科举制关键的人物是哪几位?
(4)科举制推行后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这种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一: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
(2)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3)“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
(4) 举两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材料二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日:“今汉兴,海内一统。"……清康熙帝日:“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庞大帝国”正式建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巩固“帝国统一性”采取的经济措施。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止盗”的主要出路是什么?历史上把他较为清明的统治称之为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擎知识,列举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事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贞观之治】
材料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1)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以人为镜”指的是哪位大臣?
【技术创新】
(2)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中外交往】
(3) 材料二:(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严格管制。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论中国》
材料二中,清朝政府实行的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带来了什么影响?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