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贞观年间)天下大捻,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二十九人。……东之东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必…… ——《资治通鉴》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资治通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二分别描述的是谁统治时期的景象?
(2)历史上把他们的统治时期分别称为什么?
(3)他们统治时期为对外交往做出贡献的是哪两位僧人? 请你选择其中一位僧人介绍他的主要事迹。
(4)你从两位僧人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都是从我们国家学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4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孙中山所说的“考试制度”是指什么制度?此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
(2)此制度在唐朝时逐步完善。为此做出贡献的是哪几个关键人物?简单写出他们的举措。
(3)此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影响?(列举2条)
(4)材料二记载的是元世祖建立的什么制度?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该制度在中央、地方有什么规定?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舆论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请回答:
(1)材料中“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请问在印度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
(2)他将印度哪些文化输入中国?
(3)材料中武后指谁?她统治时期后人称为什么?
(4)材料中“各国使节”反映了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盛况,请列举和唐朝交往的国家或地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什么制度?他正式诞生于谁在位时?
(2)唐朝哪三位皇帝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完善?
(3)这一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何影响?
(4)请你就如何促进今天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
①
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活跃、国内民族融合、文化辉煌。
② ③
请回答:
(1)“用史实说话”,请你分别用两个史实证明材料中序号代表的观点。
① 、 ;
② 、 ;
③ 、 。
(2)简要分析唐代中外交流频繁的原因
(3)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对今大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
阅读下列材料:
“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⑴这是《资治通鉴》对唐朝哪位皇帝的评价?
⑵这位皇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⑶被这位皇帝发现和提拔的著名人物是哪两位?
⑷该皇帝统治期间,唐朝的经济文化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
【链接】2011年阳春三月“两会”在北京开幕。《人民日报》的头版发表文章《用“民生经济”提升幸福质量》,直接指出在两会上,民生和经济的话题备受关注。《两会特刊》也用大量的版面来关注两会上的民生问题,《两会进行时》、《我们的“十二五”》、《有话直说》、《落地有声》、《心系民生》等栏目都不同程度地对民生问题进行讨论。
材料一:隋炀帝即位后滥用民力,大兴土木,营造东都洛阳,并多次巡游江南,三次征伐高丽,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各地农民起义不断,隋朝分崩离析。618年他在江都被部将溢死,隋朝灭亡。
材料二: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暴涨,漂六百余家。……十三日,诏曰:“暴雨为灾,……诸司供进(进奉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徭役),量事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九月黄河泛滥,……太宗幸白马坂以观之。
——《旧唐书》
材料三:武则天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鼓励发展农桑。她把开垦耕地和生产粮食多少作为对地方官进行赏罚的重要依据。她下令减轻徭役,把免除徭役的年龄由60岁降到50岁。
材料四: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材料二唐太宗赈灾的主要措施。联系材料一,简析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武则天和元世祖“重农”政策的共同点。
(3)唐太宗、武则天、元世祖“重农”政策与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此你有何认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学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
(2)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二 经济篇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唐朝在农业工具进行了哪些改进。(至少举出两例,4分)
(4)宋朝时期鼓励海外贸易,为此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来进行管理?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5)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 感悟篇
(6)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 赵嘏
(1)以上诗句反映了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朝代?
(2)唐朝时期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3)唐玄宗时,新科进士主要考什么内容?
(4)这种制度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唐朝具有繁荣和开放的特点,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许多国家还有“唐人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唐太宗的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2) 大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该诗描写了唐朝哪位统治者前期的景况?请你概要描述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方面的状况。
(3)请说出唐代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两位历史人物并简述其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材料三
材料四: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唐朝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宋代哪里已成为重要粮仓?
(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 应该是哪个时期?
(4)根据材料四请写出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港口是什么?
(5)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些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正式设立于哪个朝代?
(2)谁开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的哪一点措施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3)上述材料所述的皇帝在位时开创了怎样的治世局面?这位皇帝的治国思想对今天我国的社会建设有何借鉴?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
步骤一 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
(1)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和“盛世”。(至少两例)
(2)“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 ),他修建的( )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思想言论 |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
“兼爱”“非攻” |
“仁政”“民贵君轻” |
思想家 |
|
|
|
步骤二 体验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图三:日本福岛核泄漏 图四:利比亚局势 图五:美国9·11事件
(4)结合上面三幅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问题?
(5)“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浩劫,请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步骤三 感悟历史,描绘“和谐”人生
(6)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人类仍面临着许多不和谐问题。对此应该如何做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和谐,谈谈你的设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四: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说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
(2)从材料二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举一例史实说明他是这样做的。
(4)举一例具体史实说明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唐朝繁荣的原因。(至少两点,1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的创造、创新和发明。
探究一 制度篇
(1)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创立的一项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制度是什么?
(2)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了一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什么?
探究二 人物篇
(3)隋朝时期,在桥梁工程方面做出突出成就的人物是谁?其突出的成就是什么?
(4)唐朝时期,开后世写意画之先河的著名画家是谁?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探究三 技术篇
(5)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辉煌的时期,唐朝农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和创制的新式农具是什么?另一灌溉工具是什么?
(6)北宋时期,我国海外贸易空前发达,在技术上为此提供重要条件的一项发明创造是什么?
(7)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应包含哪些内容?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