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初中历史

中日是邻邦,就是因为有日本这个“闹钟”在身边,中国人将永远不敢懈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材料二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三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中国将首次举办胜利纪念日阅兵仪式。中国解放军三军最新主战装备将亮相。中方还将邀请外国元首参加阅兵。
(1)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2)你认为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设在12月13日的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中国举办胜利纪念日阅兵仪式的目的是什么?
(4)近年来,少数国家肆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利益。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发表战后70周年谈话,安倍如何表态受到世界瞩目,中日关系走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发生过两次大规模 的战争,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政治明文历程》
(1)请回答,日本在哪一次战争后割占我们的宝岛台湾?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2)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全表格
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著名战役简表

战役名称
时间
指挥者
意义
1894年
丁汝昌
沉重打击了日本舰队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国民党)
鼓舞了抗战士气
1940年
彭德怀(共产党)

(3)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惨败告终,而抗日战争历经八年,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综合附料一和上题题表,从战争性质和抗战力量两个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二:中日历史的对话空间是三个层面互相交错的,政治,情感,和学术。在情感层面,中日两国的历史体验也极不对称。在中国民众看来,中国是战争的被害者,日本是加害者,而在日本民众看来,日本也是战争受害者 一一《人文历史·中日学界的分歧与共识》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中日两国民众对战争的感受十分不同,请就这种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它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无数生灵涂炭。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侵略罪行不容掩盖,历史真相不容弯曲。对任何企图弯曲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的言行,中国人民和亚洲受害国人民不答应,相信有正义和良知的日本人也不会答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日双方应该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共促和平发展,共谋世代友好,共创两国发展的美好未来,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2)《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何意义?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哪一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之际,请你结合材料一、三及所学知识,谈谈这场战争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争篇:悟和平真谛】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联合抗击】
材料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1)《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什么作用?请举出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抗击德军的史实。
【胜利庆典】
材料二: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举行盛大阅兵庆典,隆重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2015年9月,中国将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举行阅兵。
(2)请你归纳中国和苏联为战胜法西斯分别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沉思】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美国士兵在战场上杀死了一位德国士兵,在其上衣口袋里发现了德国士兵新婚妻子的照片。战争结束后,这位美国士兵内心不安,便前往德国寻访那位德国士兵的妻子,向她道出了当时杀死她丈夫的原委,最终获得了这位德国女士的原谅。
(3)阅读材料三,你有何感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沉淀着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l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四 红军歌谣: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911年的“一道闪电”和“黑暗依旧”的含义是什么? 1921年,给中国带来曙光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说出材料二这首歌谣包含了哪几件事?(写出3件即可)
(3)材料三中所述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在此过程中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据材料四说出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材料中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回顾党这90年的艰辛曲折的探索历程,你有何感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使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面这组图片记录了我党走过的革命历程,但顺序有误,请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_________。这些事件均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试选择其中一件阐述其重要意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始终致力于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某同学主办了一期主题为“新中国外交”的板报。
(2)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历史回眸                              问题探究

中国声音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的声音”主要指中国
                                 
                                  。  
中国力量
1950-1953年                胜利 。
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和平环境。
④                              
中国已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中国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日益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重要建设性作用。
 
⑤请列举一个新世纪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或承办的国际盛会。

 
材料三  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524
20370
10230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3)观察材料三,从B到 C我国粮食产量呈现怎样的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1978—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请回答:
(1)此材料事在那次会议上通过的?材料被称作什么?
(2)这次会议是在什么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召开的?
(3)毛泽东在这次大会上作了                 的报告,会上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乙: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丙: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
(1)列举两例战役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以抗日战争为例,说明你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1)120年前(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该条约日本割占了我国的哪些地方?
(2)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再次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请列举出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战胜日军的战役各一例。
(3)作为中学生,你对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体现的精神有什么体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报道,明年“南京的记忆”将作为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6周年活动的一部分,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次赴东欧展出。自1986 年以来 , 已有多名日本在职的内阁大臣公开否认日本的侵略史实。例如1994年5月 , 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在就职不到一个月便公开说 :“ 把太平洋战争定为侵略战争是错误的 ”,“南京事件纯属捏造 ”。
材料二:钓鱼岛撞船事件后首次中日首脑正式会晤“胡菅会”11月13日傍晚终于在横滨匆匆登场,尽管会谈仅仅22分钟,但成了APEC峰会期间最大新闻亮点,日本主流大报纷纷将“胡菅会”作为头条新闻。虽然中日首脑会晤失去了往日的亲热和笑容,而略显拘谨和勉强,但这也正是目前中日关系的一个真实写照,至少破解了两个月来中日关系一个“僵局”,释放出积极的信号。据不完全统计,最近4年间,中日领导人在双边互访及各种场合会晤次数在20次以上,胡锦涛、温家宝都三次踏访日本,创造了两国交往史上的新记录。可以说,中日关系之所以能够走出“小泉僵局”而“回暖春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国高层频繁热络的互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 南京事件 ”指什么 ?在这次屠杀中有多少中国人被杀害呢?
(2)上述材料表明日本国内对侵华战争的态度怎样?日本政府的这种态度将会造成什么后果?
(3)你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
2015年9月3日是我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今年年初,北京“两会”透露,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在北京举行。3月,全国“两会”最终确认中国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举行阅兵式。
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以史为鉴,避免战争,是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
材料一: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节选)
材料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同时,中国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四:2015年1月8日,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出席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和日中经济协会联合举办的新年会。他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战后70周年,对于中日关系来说,也是能否实现稳定改善非常关键的一年,双方应着眼大局和长远,维护原则共识,继续相向而行。
问题一:材料一中日本在亚洲的第一位老师指的是谁?请举一例这位老师向日本传播文化的著名例子。材料一所提及的明治维新对日本有何影响?请列举近代史上日本“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动参与战争的史实(三例)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卢沟桥是在哪一年“被绑架”的?这一事件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
问题三:结合材料三和所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问题四: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中日关系要“继续相向而行”,应具备怎样的交往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一大
C.遵义会议 D.解放战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人民共同面临法西斯的侵略,热爱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展开了一场世界反法西斯的伟大斗争。请回答: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举出1940年八路军抗击日寇取得胜利的一例著名战役。(2分)
(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重庆人民积极投入抗战。请列举重庆人民在后勤保障方面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2分)
(3)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其标志是什么?之后,反法西斯国家为协调行动召开了多次会议,右图所示,是哪次会议期间的场景?(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改变了历史发展的面貌,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2)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是哪两大军事集团?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真正世界规模的事件是什么?
(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有哪些?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5)二战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