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的上海,一位清朝官员不可能做到的是( )
A.阅读《申报》 | B.参观轮船招商局 |
C.买一本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 | D.观看无声电影《定军山》 |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直接引发的事件是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B.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 |
C.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
D.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A.慈禧的盲目自大 | B.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 D.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创办京师大学堂 |
B.废除科举制度 |
C.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
D.精简机构 |
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
A.1895年 | B.1897年 | C.1898年 | D.1901年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
一百多年前到北京参加应试的举人们以其惊人之举,展现了救亡图存的热情,使资产阶级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这一事件是( )
A.兴中会的建立 | B.公车上书 |
C.《定国是诏》的颁布 | D.《中外纪闻》的创办 |
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维新变法”? ( )
A.康熙帝 | B.道光帝 |
C.光绪帝 | D.宣统帝 |
康有为称严复为“中国西学第一”,主要因为( )
A.编著《海国图志》介绍外国历史地理 |
B.发起公车上书,鼓吹变法 |
C.译著《天演论》,系统介绍西学 |
D.创办《新青年》,倡导民主科学 |
191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的一个朋友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的朋友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和很多朋友一直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报纸上说孙中山已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四人表述的情况,不可能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的内容
A.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 |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C.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
D.训练新式军队 |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 )
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
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