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带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材料一:“(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终于为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未来。”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1)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征途中的一曲凯歌。依据材料一,说出“长征凯歌”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次会议。为什么说长征“终于为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材料二:
(2)识读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政策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3)识读材料二中图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地位是什么?除深圳外,位于广东省的经济特区还有哪几个?
(4)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的哪一次会议上?
(5)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七律》,1935年10月
(1)你知道这首诗是谁作的吗?描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在此事件的艰苦历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重大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
(3)诗中反映红军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红军留给我们的伟大精神有哪些?
2013年11月12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长、完善的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是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行动的总纲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进程当中的新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历次会议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回顾党史 开创未来”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完成下列表格:
会议名称 |
会议时间 |
主要内容 |
会议影响 |
中共一大 |
1921 |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 |
A____________ |
遵义会议 |
1935 |
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B___________的正确主张 |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适当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中共七大 |
1945 |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报告》,制定党的政治路线。 |
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1978 |
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
C____________ |
十四大 |
1992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 |
十五大 |
1997 |
D、__________写进党章 |
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特点,列举两例说明我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或区域性经济大潮中。
(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形成了哪些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你有何感想?(分别答两点即可)
歌曲中的历史
歌曲一: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歌曲二: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歌曲三: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历尽千辛万苦,胜利会聚甘孜城。踏破岷山千里雪,高歌北上并肩行。
请回答:
(1)歌曲一中“战略转移去远方”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歌曲一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红军被迫转移的原因。
(2)歌曲二中,遵义会议在什么时候召开的?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3)歌曲三唱出哪一重大会师?它有何意义?
(4)这一战略转移最终结果如何?有何意义?我们从红军身上学习到了哪些精神?
下图是明明在某一主题图文结合的探究学习中搜集的图片资料,请你也参与这次探究活动:
请回答:
(1)图片A、B、C反映了的战争(或事件)及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2)从图片A、B、C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获得的启迪是什么?
(3)通过以上图片和问题的解决,你知道明明探究学习的主题是什么吗?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红军长征”问题:
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塞。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
(2)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
(3)谈谈你印象中的长征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年谱实际上是社会和经济的缩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以下三则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片段:
材料一:1921年 28岁
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1935年 42岁
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材料三:1945年 52岁
8月,作为主要成员,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材料四:1949年 56岁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仔细阅读上述四段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这些材料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年谱片段?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所说的是哪次会议?请你简要评价这次会议。
(3)材料三中所说的“较量”是指什么事件?
(4)与材料四相关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的重大战果是什么?
探究二 “中国梦”为中国人民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凝聚了民众,振奋了人心。
(1)1927年,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在哪次会议上?.
(3)今年是我国建国64周年。1949年10月1日,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红军长征”问题: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朦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塞。更喜岷山千里雪,浑过汗后尽开颜。
(1)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
(2)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3)简述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
材料分析题(共20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会议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会议”指的是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为什么说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会议”都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其实现转折的关键是都坚持了党的哪一思想路线?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诞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指挥员们、战斗员们在经过了两万多里的长征的洗礼和战火的考验之后,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将会以你们的勇敢无畏和丰富的战斗经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我们的目标──完成长征北上,打击日本侵略者。”──毛泽东,1935年9月哈达铺决策
(2)据材料二,分析红军进行长征的两个主要目标是什么,这两个目标最终是否得以实现?请用史实证明之。
材料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打破核大国的讹诈与垄断,为了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断做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老一代科学家和广大研制人员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取得了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
(3)据材料三,党中央做出研制“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目的何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
(4)实现中国梦,需要弘扬中国精神。综合上述问题,你认为中国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
(1)诗中反映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
(2)从长征的历史中,你受到了哪些革命传统教育?
红歌——对党和祖国的革命赞歌。一首红歌,记录一段峥嵘岁月;一首红歌,象征一面光辉旗帜。某校团委决定举办《唱响红歌颂党恩》活动,邀你伴着红歌旋律一同参与。
【红歌诠释征程篇】
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你可记得井冈山的烽烟,你可记得遵义的霞光,你可记得窑洞的风寒,苦苦追求,披肝沥胆,旗帜更鲜艳。
——摘自2011年春晚歌曲《旗帜更鲜艳》
(1)写出两例与歌词相应的史实。
(2)模仿例子,写出与红歌歌名相关的历史事件(现象)。
举例:《松花江上》—— 九一八事变
①《过雪山草地》——
②《卢沟谣》——
【红歌宣传感悟篇】
(3)你认为唱响红歌有什么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东方红》
(1)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在革命时期的哪次会议确立了他的领导地位?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 《春天的故事》
(2)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形成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3)材料一、二的历史人物分别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作出了哪些历史功绩?
材料解析题
习近平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毛泽东同志伟大的一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召开的重大会议的会址。
材料二:"······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了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材料三: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1.7% 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私营工业户数的99% 和私营商业户数的82.2% 实现了公私合营。
(1)中共在图三召开的重大会议是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中共在图四召开的重大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毛泽东在图五召开的重大会议上作了什么政治报告?
(3)材料二毛泽东说:"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表达了什么深刻含义?
(4)材料三所反映的史实说明了什么?
(5)简要概括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所作的重大贡献。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