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
初中历史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 大复兴。
【屈辱沧桑】
材料一   仔细阅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1)上面三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中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哪一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图三"缠满绷带的 病躯"所反映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革命风潮】
材料二   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 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
--《孙中山陵寝设计的背后秘密》
(2)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在组织创立、指导思想、革命结果等方面的哪些活动和功绩"唤 起了民众"? 
【独立自主】
材料三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 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3)材料三中"民族独立"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建国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两大运动是什么?
【壮丽篇章】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 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4)改革开放后,引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的科学理论是什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90 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物年谱实际上是社会和经济的缩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以下三则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片段:
材料一:1921年  28岁
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周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1935年  42岁
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材料三:1945年  52岁
8月,作为主要成员,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材料四:1949年  56岁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这些材料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年谱片段?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所说的是哪次会议?请你简要评价这次会议。
(3)材料三中所说的“较量”是指什么事件?
(4)与材料四相关战役的重大战役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会议名称                意义(内容、地位、影响)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F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B中共十二大                     H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中共十三大                     I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中共十四大                     J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准备
E十一届三中全会                 K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材料二:(如右图)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2)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由谁作曲?
(3)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4)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从此,我国进入什么时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西藏历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B.人民解放军于1951年攻占拉萨
C.1951年《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字
D.西藏地方政府赴京谈判的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集会,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材料二: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即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华国锋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材料一反映的事件——新中国成立对我国国内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又有何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毛泽东宣告新中国成立         图二 中美建交
(1)图一和图二对世界各自产生了哪些影响?
(2)图一和图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现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不论是对外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还是对内的维新、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2分)
(2)材料中所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3)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大变革?(2分)最终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民族独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新中国成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