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问答题
图说历史

(1)上图反映的是什么时间的什么重大事件?
(2)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纪念改革开放37周年,某班学习小组为了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学习。
请你针对这一探究回答:
(1)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这场社会变革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请写出这期间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思想解放运动。
(3)20世纪的最后20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4)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请回答: 
(1)下图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请列举一条在“一五计划”期间连接西藏的公路。
(3)1959年,西藏地区发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使农奴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西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这件大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为了促进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战略?
(5)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进行“寻根”教育,某校开展“搜寻记忆——我写家史”主题活动。请根据小明同学的活动过程,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与爷爷访谈。爷爷出生于1940年,随着小明的提问,他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流离失所”是9岁前爷爷的最大感受,他说在9岁前有一次安居的机会,但很快失去了这次机会。拥有这次“机会”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又“失去了这次机会”?
(2)解读爷爷的“宝贝”。下列是小明爷爷珍藏的部分“宝贝”。写出图一宣传的历史事件。图二爷爷的奖状来之不易,此前3年我国经济出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写出图三反映历史事件的指导方针。

(3)“我写家史”。小明拟以《时代的脉搏》为题写家史。其中有“1979年走进新时代”     “1980年厦门的机遇”“1994年大伯成为公司经理”等语句。分别写出这三个词语体现的国家政策。   
(4)反思活动过程。上述过程告诉我们应怎样写好“家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某学校准备举办专题展览活动,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6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有许多展板已完成。请你思考并完成下列版面内容。
(1)展览活动名称                                                   
(2)完成下列未完成的版面:
建国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回眸

时  间
历史事件
意   义
1949年
    ①    
国家赢得独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②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③          彻底废除了。
1953年
     ④   战争胜利
维护了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3)完成下面图示:

(4)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请你举出至少两项。
(5)看完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展板,你有什么感受或启示?(至少2点,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材料一中 “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柞,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3)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中国有何重大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识图题(每空1分,共10分)

1、图一是在抗美援朝中出现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英雄,他是(          ),在(       )战役中牺牲的。
2、图二是(       )年10月,(         )在天安门城楼宣告新中国成立了。
3、图三是我国的第一部宪法,它是(     )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                 )大会上制定的。
4、图四的人物是我国的水稻专家(        ),他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               ),被称为(         ),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有力保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起了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
(3)1980年,中共中央恢复了哪位国家领导人的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4)我国第四部宪法颁布于何时?此后,我国又通过了哪些法律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写出两例)
(5)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继续推行民主和法治建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材料二:(如下图)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2)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由谁作曲?
(3)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4)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5)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请问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感知历史 对比分析】
材料一 如图

(1)如上图,从“1908 年”到“1912 年”,老百姓在国家中的身份、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l 分)
【再现历史 深入理解】
材料二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超来了。”——1949 年9 月21 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3)你怎样理解材料二所述“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l 分)
【总结历史 升华情感】
(4)回顺历史,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试结合建国以来的具体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述说明。(2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设立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中央又公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原来维护帝国主义利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东西一律予以废除,旧海关得到彻底的改造,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民的新海关,实现了“把中国大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的目标。
材料二 邓小平:“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家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收回了在近代史上丧失的什么主权?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表明二十世纪晚期我国实现了什么经济发展方针?有何具体表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泽民曾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江泽民所说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
(2)请简要概括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的历史功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图片、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1)下图三个情景分别反映了在北京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请在横线处写出相应的内容。

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深远影响:         
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七七事变;深远影响:         
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深远影响:         
(2)下列内容反映了哪一时期的成就?得益于1978年于北京召开的哪次会议?

 
内  容
教 育
到2000年,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文学艺术
电视逐步走入每个家庭,影视艺术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方式
人们乘飞机、开私人汽车出门旅游;人均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
——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1)材料一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对开通“这条道路”功劳最大的谁?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与《南京条约》相比,该“岛国”强迫中国签订的条约中出现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题11分)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请回答:
(1)下图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修通了哪三条连接西藏的公路?这些公路的修通有何作用?
(3)1959年,西藏地区有发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使农奴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西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是什么历史事件?
(4)为了促进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战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新中国成立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