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B.文化大革命结束 |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下列对外开放的举措,直接有利于加快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是:
①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在珠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
③建立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
④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农村发展之路。为农民致富和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的新路是
A.土地改革 | B.农业合作化 |
C.人民公社化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008年12月14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做客中央二台对话栏目,谈到建国后,农民真心喊过三次共产党万岁,第一次是建国初期农民分到了土地。第二次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三次时新世纪到来时免除了农民的农业税。其中第二次感谢共产党的原因( )
A.农民合作化运动 | B.大跃进运动时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 D.土地改革的完成 |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这两段《凤阳花鼓》词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生活的巨大变迁,这是因为我国广大农村
A.开展了土地改革 |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下列对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关键词的表述,最恰当的是
A.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 |
B.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
C.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
D.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C.“一国两制”的构想 | D.三个代表思想 |
历史表明:科学决策并适时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有三次重大改革:一次是20年代初期的苏俄,一次是30年代的美国,还有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简述第三次改革在农村展开的主要形式。
(2)下面材料反映了三次改革的举措或影响,阅读后回答: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
||
材料一 |
材料二:蓝鹰标志 |
材料三: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示意图 |
①材料一中僵化的“苏联模式”具体指什么?材料二反映了30年代美国改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②材料三: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与时代潮流相随,在改革开放的30年历程中,中国大胆创新,及时调整政策,走出了既与世界相联系又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国外称之为“中国模式”,有人认为,中国模式就是“经济自由加上政治压制。”也有人认为,中国模式就是“社会主义+中国民族传统+国家调控的市场+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据此,你认为国外对“中国模式”有不同看法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对中国改革开发30年成就的认识或体会。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