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16次提到“民生”问题。下列史实中体现了党和政府这一执政理念的有( )
①土地改革 ②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农业合作化 ④发动文化大革命 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③④ | B.①②⑤ | C.②③④ | D.①③⑤ |
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这座有“东方梦巴黎”之称的国际化大都市,不仅具有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而且见证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沧桑变化。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0年5月1日至10月1日,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从1851年开始,世博会已走过160年的历史,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请问哪一不平等条约对此作了规定?
(2)上海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请指出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著名近代企业。(1分,任举一例)
(3)八十九年前,在上海发生了一件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请问这件大事是什么?
(4)改革开放后,上海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龙头。请问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上制定的?
(5)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水晶宫举行,举出你在这次世博会上能够见到的两件体现时代特征的展品。2分
(6)法国巴黎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它是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的纪念性建筑,其目的是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请问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反封建专制主义的文献是什么?请你举出这次世博会上能够看到的两项体现时代特征的科技成果。2分
(7)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世博会的主题是:船舶与海洋,其吉祥物和标志上有“Colombo’92”、“500”字样,你知道这是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吗?这一事件对世界历史有何影响?3分
(8)在上海世博会上你认为能够看到哪些方面的新发明和新科技产品? 2分2010年世博会选择在中国上海举行,这说明了什么?2分
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整理了以下资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1954年第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③上海浦东开发区④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
材料二:如图
(1)请将材料一内容按其所属类别填在下列横线上。(填序号)
属于法制方面的是: 、
属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是: 、
(2)材料二图一中反映的是1979年秋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的景象,这种结果源于农村哪一措施的实行?
(3)图二的“传奇”源于经济特区的建设,请问经济特区有哪些作用?(2点即可)
如图是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的会议而制作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问右图纪念的是1978年的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哪一伟大决策?
(2)右图纪念的这次会议选举的领导集体核心是谁?
(3)右图纪念的这次会议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哪几个路线的拨乱反正?
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种土地形式属于 ( )
A.互助组 | B.农业合作社 |
C.人民公社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文革”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结果是 ( )
A.“两个凡是”是不变的真理 | B.毛泽东思想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D.群众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党的正确领导是根本的保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哪次会议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这次会议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党的哪次会议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简要概括它的内容。
(3)哪次会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哪次会议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变化中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回答20-22题。
1.他在国务会议上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他"
A. | 颁布了《权利法案》 | B. | 通过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C. | 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 D. | 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 |
2.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中国对世界贸易经济的累计贡献率超过20%,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贡献国,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④入世使中国与世界实现共赢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斗争。
[探索篇]:
材料一:以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一百年前孙中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1)“中国近代第一次自主探索”是指什么?( 1分)孙中山在中华复兴征途上有何历史贡献?
[奋斗篇]:
材料二: 1921年7月,在共产党领导下召开了中共一大,后在西部召开了“力挽狂澜”的重要会议,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大约十五年左右,将有自己强大的钢铁工业、机器制造;而挽救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找到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2)假如你参观博物馆,展板上分为几个板块,请写出“星火燎原”的革命道路、“力挽狂澜”的重要会议、“抗日峰火”的全面抗战、实现“钢铁工业”的重要举措。
(3)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这34年的起点是什么? 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国强民富的道路?(2分)
[感悟篇]:
(4)回首过去的100多年,中国找到了一条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你感悟到了什么?
如图,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是100年中在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的引领下,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二中的人物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他为什么这么说?
(3)图三人物的理论为什么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这三位伟人具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材料三:"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
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9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回答: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民作出了何种尝试?通过这些尝试而逐步形成的农村改革制度叫什么?这种制度的全面推行,使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建言献策。
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纵观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古代篇】(1)我国战国时期哪一次改革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哪一位帝王“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
【近代篇】(2)19世纪中期俄国、日本的改革中,统治者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孙中山是如何关注“民生”的?
【现代篇】(3)新中国和苏俄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政权是怎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土地问题的解决对我国工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农村采取什么政策?
【感悟篇】(5)综合以上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一谈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制定农业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⑴如图,从“1908年”到“1912年”,老百姓在中国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事件?
材料二 毛泽东在某次党的代表大会(1945年5月31日)上指出:在这条方针里面:“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就是说的组织队伍;……就是说的敌人;“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就是说的目标。
⑵这是毛泽东在哪次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材料中省略部分所提的“敌人”主要指谁?
材料三 刘少奇同志向大会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报告对宪法草案的基本内容作了若干说明,对宪法草案的意义作了精辟的论述。这就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
⑶材料中的“大会”是指哪一次会议?在此会议之前颁布的《共同纲领》起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四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 ——摘自《十二五规划》
⑷我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从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开始?
⑸回顺历史,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试结合建国以来的具体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在于它
A.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B.完成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
C.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