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初中历史

本题共10分
材料一:据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2013年11月召开,会议将涉及改革方案中三种“重大提法”, 第一种提法叫三十五年改革再起步,再一个提法叫“全面改革”, 第三个重大提法是强调此次改革的突破口。
材料二: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将正式挂牌,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
(1)三十五年前改革起步是指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2)35年前的改革突破口在哪儿?试举中国古代一史实说明实行改革的重要性。
(3)35年前经济领域如何进行改革的?
(4)结合材料二谈谈该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以下四个人中完成了第三次历史巨变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   )

A.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B.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全面发展
C.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
D.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试举两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科技、体育方面取得的成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5年呵,你细细地听/35年前的那一次会议孕育了东方的涛声/涛声的壮怀激烈里从此有了春天的故事……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某一个深夜/东方的涛声在中国的土地上翻山越岭/有竹子拔节的声音也有鲜嫩的苏醒/那是上个世纪的80 年代,东方的涛声回响在闽粤的海岸边/远航的帆船满载着闽粤故事……“人民富裕了”的捷报传遍神州/“中国强大了”的声音响彻寰宇/在东方的涛声里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1)探寻足迹:“35年前的那一次会议”是指哪一次会议?上述诗歌反映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2)聆听回响:“东方的涛声”是指哪一项伟大决策?
(3)畅想明天:诗歌中“土地苏醒”、“闽粤故事”这两大创新实践活动是指哪些历史事件?结合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影响,简要说明“我们的明天更美好”的必然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是1978年12月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其主要内容应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确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说道: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请写出它的重要举措。
(3)与材料中“开放”的城市同时被确定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些?
(4)“这一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一项具体成就?
(5)从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变化中,谈谈你的感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历史上曾遭受六次大规模的外敌入侵,侵略中国的国家达到11个。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目前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根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当家作主站起来”后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为实现此任务,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3)开创未来、实现梦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为此,青少年应承担起怎样的历史使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引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决策深入人心,引领我国迈进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让华夏儿女看到了中民族复兴的美好前景。然而,在以“经济”为中心的时代,人们普遍“团结一致向‘钱’看”,几乎忘记了我们生活中还应该有些许“政治”什么的。比如,我说,我们该爱国--—热爱自己的祖国,人们会说,好啊,到学校去好好教我们的孩子热爱祖国吧;如果我说,我们该爱党---热爱中国共产党,这时的人们啊,你会说什么呢?抱歉!不管你说什么,我这里谈的还就是这一话题。
材料: 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是我们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
邓小平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江泽民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习近平说:“治党必须从严,腐败不除,将亡党亡国。”
毛泽东时代的老百姓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的翻身做主人。”
邓小平时代的老百姓说:“只有共产党才能富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国的改革开放、繁荣富强。”
命题人说:中国共产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她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取决于她自身的优秀品质:团结、拼搏、与时俱进等。我个人觉得她还有一个最优秀的品质,那就是自己犯的错误自己消化解决。她的这种错误自我消化能力是古今中外任何政党都无法比拟的。
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标志是什么?她的成立有何意义?(4分)
(2)为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我们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请举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事件两个。(2分 注意“答文化大革命的不得分”)
(3)年幼的共产党时常会因犯错误而身临险境,但她总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纠正错误,摆脱险境。如1927年,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屠杀,中国共产党及时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机会主义错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陷入险境,为此,中国共产党又一次及时召开一次会议纠正错误,使党和革命化险为夷,这次会议使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请问这次会议叫什么?有何意义?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型的政党演变为建设型的政党。但是由于缺少建设的经验,也犯下一系列的左倾错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请指出中国共产党纠正文化大革命的措施。
(5)从对党史的学习和本问题的探讨中,你领悟了一个做人方面的什么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邓“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

A.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告诉我们: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材料三:1958年,中国出现了亩产13万斤的“中稻高产卫星”和一棵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众多违背经济发展客观经济规律的“奇迹”。……但是农村经济水平普遍很低,大食堂难以维持,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城乡粮油棉等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许多地区因饥饿发生了浮肿病,有的地方人口死亡率剧增。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五: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我国政府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同时,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点,精心编织起社会安全网,城镇职工基本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建立。
(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什么法律?在全国农村展开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是什么事件的严重后果?出现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农村的什么制度?材料中符合农民自身利益的内容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写出政府关注民生的举措,至少三点。
(6)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生问题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比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B.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C.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D.两次会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坚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其意义重大。在上海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肖林看来,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的积极尝试。
——《人民日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引领开放新格局》
材料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材料三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视察上海时的讲话》
材料四   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浦东,以上海市十二分之一的面积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和四分之一的外贸出口o浦东GDP12年增长了18倍,人均GDP从1990年的不足1000美元上升到去年的7700美元。
——《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当年,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2)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确 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中共的哪次重大会议?
(3)上海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中曾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与近代中国上海的开放有何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后者让中国人民富起来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