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初中历史

“两个凡是”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的实质是

A.坚持毛泽东思想 B.彻底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
C.反对邓小平复出 D.坚持“左”的错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书报中感悟历史与现实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回答,图一中《人民日报》所示的是哪次重大会议?请你谈谈图一与图二之间的联系。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邓小平成为《时代杂志》封面人物的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C.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况,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公斤
5.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A.乡镇企业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广大农民赞扬什么的歌谣。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股份制改革 
C.私有化改革 D.包工包料包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A.党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党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 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
材料一:……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
(1)材料一中“从那时以来”的那时指什么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从农村到城市”是如何改革的。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来诗篇……”
(2)1992年的“春天”又指什么?南海边的“诗篇”是指什么?结合史实说明它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3)深化改革要不忘总设计师,请问他是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1)材料中提到的“会议”是指什么?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左”倾错误主要指什么运动?
(3)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4)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次革命在邓小平的引领下中国人民走上了……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材料二: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7年了。可以告慰他老人家的是,他为我们擘画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美好的现实,第一步、第二步发展目标已经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们正……信心百倍地朝着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节选自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
(1)材料一中的“第三次革命”指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知道邓小平同志是哪一年去世的?
(3)材料二中的“宏伟蓝图”指的是什么?第三步将在什么时候实现?
(4)你认为材料三中强调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必须具备什么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相信中国“人民群众”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纯粹凭借意志力和意识形态能克服一切障碍,推进经济发展;邓小平对中国的贫穷及其与发达世界的生活水平方面的巨大鸿沟直言不讳,他宣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需要获得外部技术、专长和资本来补救缺失。
——(美)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二 1992年1月17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启程南下,开始他历史性的南方之行。他先后来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前后35天时间,一路走,一路讲。这就是著名的“南方谈话”。
——谢春涛主编:《历史的轨迹》
材料三 他引导中国完成了从落后、封闭、僵化走向一个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艰难过渡。假如中国人要感谢某一个领导人改善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个人就是邓小平。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基辛格认为毛泽东和邓小平在治国方略上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国内外背景及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证明材料三的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请你探究。

材料一 世界上还有谁,能让十亿农民一年之内就解决了温饱问题;世界上还有谁,能让一座小渔村一夜间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世界上还有谁,能让中国的14个沿海城市在三年内就变成了座座金山;世界上还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它的成功运用,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邓小平纪念堂的一段留言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留言,反映了邓小平有哪些制度改革创新?(至少写出两点)
(2)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什么理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走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有什么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