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阅读材料,请你探究。

材料一 世界上还有谁,能让十亿农民一年之内就解决了温饱问题;世界上还有谁,能让一座小渔村一夜间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世界上还有谁,能让中国的14个沿海城市在三年内就变成了座座金山;世界上还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它的成功运用,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邓小平纪念堂的一段留言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留言,反映了邓小平有哪些制度改革创新?(至少写出两点)
(2)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什么理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走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有什么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分析题  (共16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重新确立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请回答: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2)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什么?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4)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转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5)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2 分)邓小平为什么能够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春联可以折射社会的风貌,l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我国某地
(1)1980年春联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是由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C.实行人民公社化 D.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二:“l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春天的故事》歌词
(2)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指出l979年那个“春天”的到来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这次会议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4分)
(3)“画了一个圈”中这个“圈”包括哪些主要城市?(4分)
(4)我国现代的对外开放与鸦片战争以后的“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有何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长河中,时间的刻度因其记载的重大事件而具有特殊意义。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2、                     3、                
 
4、                    5、                     6、                
 
7、                    8、                   
(2)踏着时间的脚步,聚集每一个重大事件,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总体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2004年至2013年,中央已连续发布10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是今年文件的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粮食人均产量示意图
(1)材料一中有"闽西土地革命之先声"之称的事件是什么?与材料二对应的重要文献是什么?
(2)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对哪一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哪一年完成?
(3)材料四显示,1980-1996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明显增加,这主要取决于中央在农村实行的哪一项措施?
(4)上述一系列土地制度的改革,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共同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阅读材料并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农民拥护《土地改革法》
②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
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往一女孩
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1)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通过以上历史事件学习,你认为现在我国在制定、调整农村经济政策时应吸取那些经验教训,遵循那些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幅农家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让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直接有关?“今岁”分田又指党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此翁”指的是谁?他的“改变了世界”的科研成果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②农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往一女孩 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顷错误,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主要矛盾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要决定?在经济建设方面还作出什么决策?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之间有多长时间?材料二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和政府时时刻刻关心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纠。这样,才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
请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初,我党在农业上执行的政策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党在农业上又有着怎样的举措?解决了什么实质问题?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中,我党又在农业政策上犯了怎样的错误?有何消极的影响?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党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此政策的出台,是源于什么地方的做法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请回答:(1)材料中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指什么?
(2)材料中的“三次巨大变化”的核心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中的三位伟大人物是指哪三位?
(4)从20世纪以来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大国崛起》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4—16世纪的欧洲发生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18世纪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论法的精神》一书所阐述的学
说在哪个国家最早得到实践?
(3)19世纪德国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理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20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将他的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4)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请你写出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关于真理标准有哪两种不同的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小春联成为中国农村生活的“晴雨表”,体现了不同时期党和政府采取的农业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表格内容填充完整。

农村对联
农业政策
翻身休忘本,饮水务思源(注:写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一声爆竹全国庆贺入合作社;万户农民齐步走上社会主义。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包产到户,迎来春花万朵;政策放宽,呈现瑞气千祥
 
问历代哪个皇上不纳粮,看今朝谁个农夫不领钱
新农村建设的惠农政策(如免农业税)

(2)上面材料都是中国农村的改革,那么中国城市改革何时开始?重点又是什么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列图片,分析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农民在拔除地主的地界碑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安徽凤阳粮食产量
相关链接: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和安定。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2)粮食生产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什么原因使材料三安徽凤阳县农业三年三大步?
(3)试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农村改革中土地制度最大区别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为求发展,在我党哪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英法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请问绥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在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斗争下,“二战”最终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告终。请问,这一联盟最后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二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进入新经济时代。请问新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有哪些?
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结合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原因和当今形势,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上,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