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南宋 严羽 
材料四(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1)材料一中所说“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请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哪位皇帝时?他设置了什么考试科目?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3)材料四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图一为大雁塔,图二为小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题名留念。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

材料二 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 明经考试中,有一种“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四 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
(1)唐代的武举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始的?
(2)材料二反映了谁统治时期的情况,你认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帖经”试题会助长什么不好的学习方法?进士科考诗赋在唐代有什么积极影响?
(4)读了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空穿梭机。 重拾民族统一之梦  (5分)

(1)你来到隋朝看到很多读书人到京城参加考试,希望能金榜题名、入朝为官。原来,  
    制早在隋朝就已经确立。
(2)你到了大都,了解了元代疆域辽阔,战争频繁,为便于管理,在地方实行了   制度。
(3)你来到  朝的都城南京,听说丞相胡惟庸被太祖皇帝诛杀,丞相的政务分给了六部来管,从此就没有丞相了。
(4)1684年,作为康熙皇帝的钦差大臣,你来到____省的总督衙门宣读了设置台湾府的诏书。这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5)你在京城听说,雍正皇帝设立了__,专门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来这个机构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
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制度?
探究二 经济篇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经济发展。
探究三 文化篇,如图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朝或元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仔细观察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试卷(状元卷)于2013年5月在河南举办的某文化展中展出。

材料二 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留居中国的英国人英格尔斯说:“也许是他们(指中国)所创造出来的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另一位观察家默德赫斯特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
材料三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试卷与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首创于哪位皇帝?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理解“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含义。(至少写出两点,2分)
(3)英格尔斯说该制度是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然而这一制度却于什么时候被废除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封建统治者实施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唐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关系? (2分)
材料二 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向唐朝络绎不绝的派出“遣唐使"。他们当中留学生和学问僧占了相当比例,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广泛收集各类图籍,拜师交友, 学习知识。学成后的留学人员一批一批地返回日本,在日本全面推行以唐朝为样本的改革,建设“律令制”国家,大起唐式伽蓝[伽(qie)蓝:佛寺],以位于今日奈良的平城京和位于京都的平安京为代表,八、九世纪的日本简直就是唐朝的翻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传播中国文化,不畏艰辛,东渡日本的高僧是谁?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经济的繁盛,它是唐玄宗时期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
材料四 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已分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等50多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考生必须用固定的格式答题,内容必须遵循朱熹《四书集注》的观点。
(4)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明清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政策是什么? (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治世和盛世的成就,与政治制度的成功有关。
(1)古代中国的治世或盛世局面,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你认为从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两条即可。
(2)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科举制度是成功的政治制度之一,它是何时创立的?其成功之处何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因而深深烙下了时代的印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律诗、词赋、散文、小说的写作训练,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唐玄宗时,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考项目。唐诗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近五万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科举考试还专设“书学”一科,以书取士,使朝野上下莫不笃重书法,趋之若鹜。贞观、开元之治,经济繁荣,国威远扬,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讲义》
材料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辛弃疾于1205年所作。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材料三 《四库全书》成书于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所收古籍许多经过篡改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如岳飞《满江红》名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还有更荒谬的,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人道寄奴曾往”,被改作“人道宋主曾住”。因为用小名称呼帝王,做惯了奴才的《四库全书》馆臣看到就感到别扭。
——《百家讲坛》历史频道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诗繁荣的原因。(1分) 结合所学,举一例说明材料一中的“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1分)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什么文学形式?  (1分),请指出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1分)
(3材料三中,编撰《四库全书》时对古籍篡改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什么政策?  (1分) 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某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以下是小虎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请根据要求,在空白处各举一例史实,帮助小虎完成这期板报。(前三空2分,后5空1分,共1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考试制度,及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源溯流,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1)根据所述,他们所提到的中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什么制度?
(2)完善此制度有哪些关键人物?他们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文帝时曾令各州推举人才,这些被推举的人才须考试合格才可以做官。
材料二 明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考试规定了命题范围,考生作文格式也做了明确规定。
(1) 试结合材料一,说出科举制诞生的标志?
(2) 唐朝延续并完善了科举制,试举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其中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哪两科最为重要?
(3)说说明朝的科举制度是什么?明朝科举制规定的考试范围是什么?
(4)明朝改变科举制度和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其相同的目的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上述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最早创立于哪个朝代?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依次有哪些?
(2)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哪一最重要的科目考试?
材料二: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3)图一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
(4)图二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的名称和出现的时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当时主要考试科目是什么?
(2)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3)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选举志》
材料二 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  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弊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一、二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意图?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选择了陆地”?这些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或经济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陆上要道"是指什么?
材料二 唐太宗开创的 "贞观之治" 昌盛局面, 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 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 "开元" 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材料三 15 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