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三大宗教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1.5
54.8
7.9
8.6

(1)观察上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是建国初期我国在农村开展的一项什么运动的结
果?该运动主要在什么地区进行的?该运动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 看图说史

(2)上述图片和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完成标志着什么?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的、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了搞“包产到户”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
(4)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内容
(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材料三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

1980年粮食产量
1981年粮食产量
1982年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07亿千克
7.15亿千克

材料四  2015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指的就是三农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项运动?该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有过哪些重大失误?
(3)材料三中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什么改革?
(4)材料四充分体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就“三农”问题提出一条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在两会期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表示,要积极深化农村改革,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确保农村改革健康顺利进行。八年级某班同学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了下列四张图片。请你参与,一起解决问题。

【整理资料】
(1)(一)请你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帮助他们将这四幅图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清楚:                                                                     (只填数字序号)。(二)四幅图片中,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是图片     (只填数字序号)。
(2)请你为此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分析对比】
(3)图片②和图片③所示的事件完成后,都使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填写完整。

图片
图②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图③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转变为
                         
                             
转变为
                             

 
【深入探究】
(4)“人民公社好”是当年响彻大江南北的一句口号。你认为人民公社好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单说明理由。
(5)“分田到户”字据上的血红手印宣告了哪一项农村政策的诞生?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以致用】
(6)假如你是安徽代表团的成员之一,针对农村改革问题,请你向习主席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同答:
(l)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3)材料二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领导人是谁?他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贡献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包括农业改造在内的三大改造在高速进行。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哪一年?有何历史意义?
(2)图二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产生的严重失误。它造成了哪些严重影响?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3)图三中的人物解决了我国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他有什么重大科技成就?
(4)在图四这一重大会议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农村的经济体制作出了什么重大调整?有什么积极作用?
(5)俗话说:农业要发展,离不开“两平”,其中一是袁隆平,二是邓小平。请你概括农业发展需要哪些必备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题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关系的调整。

(1)图1情景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依据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
(2)观察图2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
(3)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都是为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二 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

材料三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1)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
(2)材料二中,导致乙段到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请谈谈你对“包”字的理解。据此,20世纪70年代末中央开始在农村推行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材料,国家制定或调整农业政策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阅读下列邓小平的论述,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材料三: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要抓住有利时机……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转折?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有何举措?(举出两例即可)
(3)结合材料思考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是什么?
(4)结合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我国制定发展战略应该注意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
【制度确立】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什么事件?
【出现失误】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严重失误。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
【拨乱反正】
材料四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
【以史为鉴】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索中前进的现代工业】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一属于我国什么时期成就?你怎样看这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2) 图二所示的企业在1956年以后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中药企业的原因是什么?
(3) 在图三中你可以看到在探索时期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模范人物是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四】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什么权利?(2分)
(2)材料二中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1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5)纵观上述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程,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请你以“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政策变化:
(1)1950年,我国在农村开展       运动,1953年,国家决定对农业进行      改造。
(2)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发动了               运动。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     
(二)得出结论:
(4)上述两种农村政策的不同影响,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3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会发生了又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二: 1956—1966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面对国家的困难局面,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共渡难关。
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时间及“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工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8年我国出现了哪些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并举出一个这一时期为人民利益艰苦奋斗的英雄模范人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世界三大宗教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