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日本明治维新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便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愿把手指砍掉。”
(1)下面是一道选择题,但没有题干,请根据你阅读材料获得的认识及给出答案,它补充完整。
题干: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沙皇的统治 C.增强军事实力 D.摆脱农奴制的危机

(2)从材料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在积极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驱使下进行的改革,势必会存在什么弊端?它的性质是什么?它对俄国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德国总理默克尔不远万里到东京给日本人上了一堂历史课。这一事件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德、日两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事年表
1940年9月27日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正式形成。
1945年5月8目  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70年12月7日 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下跪。对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的暴行表示忏悔。
1975年8月15目 日本首相三木武夫参拜靖国神社。开启了日本首相在“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之先例。
2015年3月9日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日本“朝日新闻”发表演讲,劝导日本要正视历史。
2015年3月26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专访时表示,慰安妇是“贩卖人口”的受害者,企图掩盖侵略本质。
材料二:默克尔感叹她发表演讲的3月9日正是当年岩仓使节团踏上德国领土的第142个轮回日,……岩仓具视考察团当年孜孜不倦地拜德为师让她看到了日本民族强烈的求知欲和广纳百川的精神,并愿相信这一美德是日本的传统并将会继续发扬光大。可是许多人会问,在当今科学技术、社会福利、高等教育、议会制度和工业制造都能与德国一较高低的日本,日本人还能向德国人学什么呢?
——辜学武《以“自我清算”换“邻国宽恕”》
请回答:
(1)轴心国集团是法西斯国家的军事勾结,那么正义的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分)请说出一个盟军联合在欧洲打击法西斯的军事行动。(1分)
(2)材料二提到日本民族有“强烈的求知欲”,请以古代中日交往的一个事例加以证明。(1分)
(3)材料二中默克尔提到的。142年前日本岩仓使节团到德国考察学习,推动了当时日本正在进行的哪一重大变革?(1分)这次变革后日本对外走上了什么道路?(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当今日本需要向德国学习什么。(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的做到了。”
材料二:大战进行了四年多,交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尤其俄国,经济面临崩溃的局面,人民普遍不满。
材料三:1917年的革命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它真正的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砸碎了套在人民头上的枷锁。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是怎样解决土地问题的?
(2)材料二中大战是指什么战争?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革命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该革命过程中又是怎样解决土地问题? “人民头上的枷锁”指的是什么制度?(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三幅图所反映的是世界近现代史上日本社会发展过程中3个不同时期的史实。认真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所反映的史实,与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后,曾经怎样对待当时的中国?请举两例。
(3)图二所反映的史实可看出20世纪30年代日本走上了什么道路?
(4)图三所反映的是在什么时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史实?这样发展的结果如何?
(5)根据以上三幅图,说说从日本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83年,俄罗斯正式将克里米亚半岛纳入版图。此后,对俄罗斯民族来说,在这一地区上演了一幕幕悲喜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4年,为争夺对土耳其的控制权,俄国对英、法的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政府的腐败和军事上的落后使俄军毫无胜利的希望。俄军的战舰是帆船,而联军的战舰则是先进的汽船;俄国南方没有铁路,靠牛车马车运输,而联军则用铁路运输军用物资。1855年,俄国战败。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国内矛盾进一步加剧,农民起义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1:俄罗斯    2:乌克兰)
材料三   2014年3月17日,克里米亚公投统计结果表明,96.6%选民赞成加入俄罗斯。21日,普京签署经联邦议会批准的克里米亚入俄条约。27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有关乌克兰问题决议,确认克里米亚“脱乌入俄”全民公投无效。
(1)材料一中,英法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军事上的优势地位与什么因素紧密相关?战败后,为摆脱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图1是在克里米亚半岛南端某一旅游胜地召开的会议,请写出会议名称并说出这一会议对战后哪一国际组织的建立产生了影响。
(3)材料二图2,原苏联为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在斯大林领导时期实行了哪两个方针?
(4)读材料三,请你从中国一贯的外交立场出发,谈谈对克里米亚公投重回俄罗斯这一事件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题

(1)图一反映的是哪国的什么改革?经过这次改革后,该国走上了怎样的发展道路?
(2)图二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重大事件?图片反映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该事件对日本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作用?
(3)图三记录的是中国近代史的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发起者有谁?他们在中国领导了什么改革?其结果怎样?
(4)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否一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历史事件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据材料指出沙皇政府改革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该国工业化的最终实现是通过什么措施完成的?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摘自《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不要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增加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具体指什么? 这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重要的反危机法案,该法案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3)材料三中所说的“反危机法案”具体指什么法令? 据材料三概括该法案包括的具体内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日本学者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二 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康有为上光绪皇帝书
(1)根据材料一举出欧洲发生于14—17世纪的“首先变革人心”的史实。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下半期中国近代化“达到有形的物质”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指什么事件?材料二中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事件对中国有何影响?
(3)综合以上分析,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被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年。中外改革历史,可以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启示。观察图像,回答问题。      

(1)请根据图1和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南北战争前南北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2)图2描绘了俄国被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这种情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图3为“明治维新的小学”。该图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项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的“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性质是什么?为发展经济,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对这两国的共同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
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四: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此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新经济政策”是由谁领导实施的?
(4)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其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5)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岛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19世纪60年代末,该国抓住机遇“弃旧图新”,是以什么重大事件为起点走上崛起之路的?
(2)材料二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通过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3)这两个大国崛起的成功经验,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危机,是险境和机会并存。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着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图片“现” 危机】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

(1)根据上面图片再现的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三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的具体内容。
【举措“战胜”危机】
(2)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美国、俄国、日本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根据下表,填写①~④空白处内容。

 
美国
俄国
日本
代表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主要措施
颁布《宅地法》和
           
宣布③           获得人身自由。
提倡④              大力发展教育。

(3)美国、俄国和日本所采取的上述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改革】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材料二 如果说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3)试比较以上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近代改革】
材料三 下图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文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现代改革】
材料四 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3分)
材料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材料二:《大国崛起》解说词:“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三:邓小平:“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四:《大国崛起》解说词:“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材料五: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请回答:
问题一:“日本新领导人”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中国也曾经模仿西方国家,请举一例“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据此日本在改革成功后对中国发动了哪一次战争?
问题二:材料二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的目标是什么?材料二中“某种消极的东西”在经济方面主要指的是什么?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也经历了一些类似的挫折,这些事件指的是什么?请举一例。
问题三:材料三中“模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哪一事件体现了该模式在政治方面的特点?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五:材料五中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
问题六:结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