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日本明治维新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
——《苏联史》
(1)材料一中“我”指谁? “我”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如果我能够不解放任何奴隶而拯救联邦,我愿意那样做;如果我能够通过解放全部奴隶而拯救联邦,我愿意那样做;如果我能够通过解放一些任何奴隶,不管另一些奴隶而拯救联邦,我愿意那样做。                                       ——林肯
(2)根据材料二分析,林肯解放奴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我”的改革和林肯解放奴隶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曾经作为大国崛起的国家,各自走过了不同的“强国之路”,但也存在着相同的因素。
材料一:“光荣革命”为英国的经济起飞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于是,英国终于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下,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大国崛起·英国》
(1)根据材料一,说说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是什么?
近代日本的崛起开始于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明治维新。
材料二: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2)材料二反映了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下图

(3)从材料三中你得到的最主要信息是什么?
(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综合英国、日本崛起的共同原因,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3约,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所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好。”他后来又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材料二   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随后派人到欧美考察教育。考察团回国后,明治政府决定推行全民教育政策,逐步在全国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和工学、农学、商学等实业学校及师范学校、业余学校等,重点普及小学教育,搞好师范教育。创办东京大学,设立法、理、文、医等学部,成为当时输入近代科学,培养造就科学技术人员的中心。为学习欧美科技,还高薪聘请外籍教师。
材料三 明治政府各部门中,文部省经费开支最多,政府逐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拨款,不惜重金建设学校。
(1)材料一中的沙皇是谁?他的话是针对哪次改革而言的?这是一次什么性质的改革?)
(2)你能说出俄国的这次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在哪些方面具有相同点?
(3)请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治政府文化教育的主要措施。明治政府的这些措施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借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在封建农奴制度下,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奴遭受着沉重的剥削、压迫,生活极其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国内市场的扩大受到严重限制;同时,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资本主义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适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
——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
材料三: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951
327610
1891年
171994
992210

材料四:“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2)材料二中1861年改革后的“俄罗斯特殊性”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指什么?
(3)材料三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1861年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为什么说“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你觉得今天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和迅速扩展,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发生不少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 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这个国家颁布的哪一文件确立了这一政治体制?
(2)1789年9月,某国工商业者瓦尔特手捧《人权宣言》高兴地说:“我们的店铺这回不用担心被别人抢夺了!” 这是发生在哪国的现象?这与《人权宣言》的哪项内容密切相关?
(3)“1863年,北军并不重视这支刚初建的黑人军团,但是这个第一支黑人团每一次从战场返回时,总是比上战场时的人数要多些。这是因为啥了?原来,在偏远种植园劳动的奴隶,看见了他们的黑人同胞穿着军服时,立即放下了锄头,拿起了主人遗弃的枪支,加入进队伍中了,同他们一起返回了北军的营地。”这一场景出现在哪国战争中?北军的领导者是谁?这场战争废除了什么制度从而为该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4)在推翻幕府以后,日本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一改革叫什么名称?这场改革不仅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还使它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什么道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效的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 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材料三 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1)材料一的改革领导者是谁?这场改革使什么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材料二的改革领导者是谁?这一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什么制度?
(3)材料三的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主要有利于俄国什么经济的发展?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史有感
请结合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9世纪中后期,我们的近邻日本曾经和我们有相同的经历以及相同的命运,封建专制统治,外敌入侵,面临着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但是,日本很快从一个极度贫穷落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封建国家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请回答:
(1)19世纪中后期,日本是通过什么改革崛起的?
(2)这次改革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3)现在,我国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本的崛起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4)19世纪60年代还有哪个国家进行了改革,改革者是谁?
(5)这两次改革使这两个国家都走上了什么道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岛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19世纪60年代末,该国抓住机遇“弃旧图新”,是以什么重大事件为起点走上崛起之路的?
(2)材料二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通过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3)这两个大国崛起的成功经验,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1861年改革前,俄国不同阶级、派别提出的部分改革方案

派别
方案
地主贵族
只给农奴人身自由,不给他们土地,减少农民的份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负担繁重的义务。
资产阶级
自由主义者
解放农奴,农奴是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实现两个阶段的妥协。
革命民主主义者
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彻底消灭农奴制。

——摘编自陶惠芬 《俄国近代改革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哪个派别的方案在1861年改革中基本得到体现?写出该派别方案与1861年改革内容的两点相同之处。
(3)对于这次改革,有人说是“地主的悲歌”, 有人说是“农奴的盛宴”,有人说是俄“历史的转折”。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9世纪中期的历史舞台上,有三个国家诠释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待房子坍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裂开了的房子》
材料二:这场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三:“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一问题最终通过哪场战争得到解决?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这场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请写出这场改革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的内容。
(3)材料三中的“社会变革”是近代史上哪一场重大改革?请写出最能体现这场改革性质的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则材料所描述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60年代,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广袤大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
材料二  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他强调说:“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下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材料三 过去的西方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l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请回答:
(1)19世纪6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遇到什么障碍?谁采取了什么措施扫除了这一障碍?
(2)19世纪60年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遇到什么障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对俄国起什么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日本人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社会生活两方面分别举一例说明。
(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的方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题7分)政策的制定和调整需要与实际相符合,合理的调整将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规定,农奴具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权离开土地,有权拥有财产,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立约等活动;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奴结婚,也不能干涉农奴的家庭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但授与农奴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奴只有“永久使用”权。
(1)材料一中的“法令”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对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图片一中1921年后苏俄(苏联)的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图片二中哪一条曲线代表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填写序号)
材料三: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有人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看,成绩是辉煌的,但是从社会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说,它是不成功的。
(3)材料三中的“模式”指什么?为什么说“从社会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说,它是不成功的。”
(4)综上所述,你对政府制定与调整政策有怎样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世纪以来,世界在诸多方面开始了转型,也拉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大幕。结合下列图片与材料,回答问题:
[冲破思想的牢笼]

(1)图片一绘画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主题?图片二材料与达尔文提出哪一观点有关?
[确立制度的典范]

(2)图片三是哪一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形象写照?结合图片四中材料分析,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转型”?
[感受科技的力量]

(3)图片五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事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图片六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世界向近代的转型离不开经济因素,请你举一例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探究
自古以来,改革与发展相伴相生,形式和内容互存互依。以下是某班学生开展的一次学习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
(一)回顾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三次重大改革的情况:
(1)写出以下国家改革的名称:
俄国:________________ 日本:_______________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和俄国的改革具有哪些相同点?
(3)分别简要地概括日本和中国改革的结果
(二)感悟与收获
(4)一次成功的改革,无疑会成为一个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转折点。日本改革的成功,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诉诸武力的办法是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
—— 托马斯·潘恩
(1)为接受“这次挑战”北美大陆进行了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有何重大影响?什么事件打响了这场战争的“第一枪?”
材料二   1858年林肯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
(2)在材料一中,造成“房子裂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最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房子裂开”问题的?林肯为什么会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
材料三   1853年,来自太平洋东岸美利坚合众国的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军舰,敲开了日本国门,日本被迫开国。这个东方小国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国家为“弃旧图新”进行的变革是什么?这次改革使该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上述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