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日本明治维新 / 问答题
初中历史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能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请根据日本历史相关史实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
(2)改革能够削弱由现有制度的缺陷带来的危害。为了应对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弊端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美国历史上哪位领导人实施“新政”,这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2分)
(3)(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苏维埃政权从诞生开始就社会主义道路的进行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内涵。(1分)
(4)综上所述,中国要全面深化改革可以借鉴哪些成功的经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政府把全国分成了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外国专家和技师。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相差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经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日本明治维新时,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3)你认为在改革开放和借鉴外来文明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是中国的主要邻国,其发展道路十分引人注目。请根据有关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7世纪时,日本进行了哪一次改革过渡到封建社会?是效仿了哪种制度?
(2)19世纪中期,日本通过哪次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又是向谁学习?
(3)“二战”结束时,日本经济陷入崩溃,但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又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说说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4)了解日本的历史,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日本曾经向东、西方一些强国学习先进文化,然后进行消化进化,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进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
(2)19世纪中期的日本内外交困,它通过哪一改革从而由弱变强?改革使日本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3)"二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扫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到20世纪晚期它已成为世界第几号经济强国?
(4)日本的崛起对当今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浪潮的冲击下,东西方掀起了国家体制改革。

请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的人物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
(2)同这两次改革,两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共同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二 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它却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2)材料2所说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指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3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3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面对危机,俄、美、日和中国都采取了应对措施。阅读下列选自《全球通史》的材料:

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法令”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是俄国历史上什么事件?
(2)材料二表明林肯的态度,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南北双方的矛盾?
(3)据材料三日本为向西方学习,为解决民族危机做出了什么“反应”
(4)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不能及”掀起的这场运动是什么运动?
(5)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智慧,启迪未来。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总结这些大国崛起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一:以下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在三国的重大事件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材料三:下面是反映19世纪后半期日本社会面貌的几幅图片。

(1)根据所学史实,填出材料一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
(2)指出材料二中英、法、美三国实现“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的具体体现?
(3)根据材料三中图1、图2和图3所示 信息判断,它们分别反映了日本在当时采取的哪三项具体改革措施?
(4)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二: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兵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等。
材料三:据报道,有记者问:“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中方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120年前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请列举两例史实说明。
(2)日本这个“东方的小国”通过哪次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具侵略性的强国?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是什么条约的主要内容?它的签订给中国造成的最严重危害是什么?
(4)你认为材料三中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今天,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能最好地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改革日本的土地、赋税和徭役制度,并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材料二: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是指什么事件?“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列举一个近代以来日本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的战争名称,? “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这条约大大加深了“老师”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说出这个条约名称。
(2)材料一中“改革日本的土地”具体的措施是什么?这次改革给日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二,日本以什么态度对待外来文化?(用原句回答)
(4)今天的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对比日本的昨天和今天,你认为这个民族 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请回答:(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年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3)上述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克里米亚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的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日本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2003年,这座依山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被纪念的是一位美国将军。……人们很难想象,150年前,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这个岛国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50年代使俄日两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旧制度”的基础是什么?俄国为“生存”而“接受”的“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接受变革”,开创“奇迹”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资本主义” 、大国腾飞和开始崛起。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材料二 1858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幢裂开的房子。”他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他的演说语言生动、深入浅出,表达了北方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为他赢得了很大的声誉。1861年,他就任美国总统。
材料三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事件都发生在哪一年?它们对资本主义发展都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事件?从社会转型角度看,它与哪一则材料反映的事件起到的作用相同?
(3) 三则材料反映的事件都是在哪一事件推动下发生的?
(4) 从这些大国的崛起中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