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初中历史

试简要分析公元3到6世纪,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深刻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 这首词涉及到了哪一历史时期哪一场战争?
(2) 这场战争发生在谁与谁之间?
(3) 这场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阳武侯祠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挂,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二 杜甫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请完成:
(1)材料一中“东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别指什么?
(2)材料中提到的人物是谁?
(3)材料二中最能高度概括他的功劳的是哪一句?
(4)请列举和他有关的三个成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图示:

完成以下要求: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朝代:A              B               
(2)A王朝因为在政治上实行            制,出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格局。
(3)C时期有三个并立的政权,如下图所示,请你在图中横线上填出所缺内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融合,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J].中国史研究,1992年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
(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孙权建立了图示中哪个政权?(写字母)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哪一朝代?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举一例说明“移风易俗”的具体表现。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诊所:请同学们判断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之处。如有,请直接在题干中用下划线划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或改正。
(1)小高问:“小亮,你知道我国出现铁农具是什么时候吗?”
小亮:“这个问题难不倒我,是在秦朝呗!”
理由:                                                                     。
(2)小兵问:“小红,我对中国历史上的古代战争非常感兴趣,你能给我推荐一本介绍兵法的古代军事著作吗?”
小红:“那太简单了,你看看司马迁的《史记》吧!”
理由:                                                                     。       
(3)小青问:“小明,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哪里吗?”
小明答道:“当然知道,我们中国这么多佛教寺庙,当然是起源于中国。”
理由:                                                                     。
(4)小张:“小李,据说你对三国时代的历史非常感兴趣,你都喜欢哪些人物?”
小李:“有商鞅、刘备、诸葛亮,还有孙权。”
理由:                                                                  。
(5)小文:“小珍,你刚从河南洛阳旅游回来,给我介绍介绍当地的名胜古迹。”
小珍:“你看这是我拍的照片,这张是洛阳的白马寺,这张是洛阳的云冈石窟。”
理由: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1)“今天下三分”是指历史上的哪一时期?
(2)为上述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下大势,分合之际伴随着战争和动乱,”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影响历史发展的著名战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有关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使前秦的统治瓦解,确定南北朝时期分裂格局的战役______________ 。
(2)这三场战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战争不可避免,但民族之间的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
(3)汉武帝时,派出了两位大将出击匈奴发动漠北战役,从而使匈奴无力与西汉相抗衡。这两位大将是?
(4)汉元帝时“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攻相诈”“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这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5)古今中外的战争不计其数,请你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学习的重要任务。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期最主要的阶段性特征是(    )
①国家产生     ②民族融合    ③国家统一    ④政权分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举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也,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对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形势的分析?
(2)“跨州连郡者”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中认为曹操和孙权各自具有什么优势?
(4)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产生了什么历史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嘉兴有件传家宝——子城。它是嘉兴历代府衙所在地,位于市中心府前街,始建于231 年。据此推算,子城建造时嘉兴隶属于(    )

A.东汉 B.三国吴 C.西晋 D.三国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国时期,控制南方的政权有(    )
①洛阳    ②魏    ③蜀    ④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