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近代史综合题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经过半学期中国近代史的学习,面临祖国和民族的危亡,你有何感想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俄颇有渊源,两国在近代曾遭遇战争失败的情况下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篇】
材料一: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是以来,欧洲已知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不前进。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一点安慰的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弗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同样面对对外战争的失败,19世纪60年代,中国也迈出向外学习的步伐,二者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侵略篇】
材料二“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却比任何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                                         ——马克思
(2)19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指?在进入20世纪之初,俄国还通过一个不平等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这个条约是什么?
【师徒篇】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3)结合课本,阐述图一与图二之间的联系?全盘师从俄国革命方式使中国革命出现了危机,真正适合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照片承载着浓重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⑴请说出照片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
⑵请写出照片二所反映的会议名称。照片三所示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之一,那么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呢?
⑶照片四中的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险,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请你说出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会议名称。
⑷写出照片五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照片六反映的是哪次重大战役?
⑸请给这组照片所反映的历史进程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
材料二:“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摘自《张季子九录•政闻录》(注:张季子即张謇)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第一段话出自哪本书?其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第二段内容写的是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阶级对强国道路的探索?
⑵简要概括材料二中第一段内容的“救国”主张。第二段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探索?
⑶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指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在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
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
材料二:下面的材料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长征壮歌”中被称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
(2)“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中华民族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试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哪次会议的召开揭开了“改革”的序幕?“改革春风”首先从农村吹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了保障“小康蓝图”,我们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4)请你沿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将材料中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错题(下列每题两处标有着重号的内容,其中一处是错误的,请指出错误之处并加以订正。每题3分,共15分)
(1)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错误:                   订正:                   
(2)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其被日本割占的不平等条
约是《辛丑条约》。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
(3)在1909年的一次通车典礼上,有位代表充满豪情地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
此路应是唐胥铁路。
错误:                   订正:                   
(4)下图所指事件是发生在1915年的五四运动

错误:                   订正:                   
(5)在北伐战争中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是朱德。
错误:                   订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九年级13班同学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辉煌与领先'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得那样地鲜明,以致在文明史上立刻引起一些最有意思的问题。中国由于迅速恢复了秩序和统一而赢得了这个伟大的领先。
--韦尔斯《世界史纲》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入其中。
--顾立雅《孔子中国之道》
举古代中国"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的表现,并指出罗伯斯庇尔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图。
'屈辱与反思'

材料二  1858年4月、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没有开花的中国佬》和《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同一时期,法国报纸也登载了题为《中国蛋糕》的绘画。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⑵分析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并说明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使中国怎样"崩溃"的?
材料三 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为何)到了现在便一落千丈呢?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失了民族的精神。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就是固有的知识也应该唤醒他……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为实现民族复兴提出的主张。
'革命与独立'
材料四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据材料四,说明"第一步(阶段)"的革命性质,并指出该阶段革命胜利的标志。
'【发展与复兴'
材料五  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
⑸"中国模式"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指什么?分析"中国模式"的成功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结合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你认为应如何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我国之上策,与其坐等邻国开明而共兴亚洲,毋宁不与他们为伍,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与支那朝鲜接触时,也不必因为他们是邻国就特别客气,而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即可。
--(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二

材料三  1951年9月,美日签署《美日安保条约》,规定美国享有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陆海空军之权利,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和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之安全。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泽谕吉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举一例日本政府"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与邻国关系的史实。
⑵材料二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政府怎样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美两方面分析为什么罗斯福后来会说"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
⑶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这只是,分析《美日安保条约》的签订对二战后亚太地区局势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前亚太地区局势,就美国对日外交政策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常称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开始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琉球群岛占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军在冲绳建有120多处军事基地。美国在制定对日政策时,将琉球置于自己托管之下。1953年,美国琉球政府发布"第27号令",将中国钓鱼岛非法划入琉球托管区域。尼克松时代美国在亚太地区实行战略收缩,1971年6月美日签署协议,擅自把琉球和钓鱼岛的"施政权"交予日本。美国无视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引起中国政府和全球华人的强烈反对。
-据201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的由来》等整编
材料二 2012年8月23日,美国再次作出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的表态。"美国之音"援引专家的观点称,钓鱼岛争端"不可避免地从中日领土纠纷变成一种美中抗衡"。《纽约时报》则把局势形容为"中日美钓鱼岛三国演义"。
-摘编自2012年8月24日《环球时报》
请回答:
(1)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它是通过什么不平等条约被日本割占的?
(2)在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着眼大局,就"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了谅解和共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日"大局"具体指
什么历史事件?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说明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上一直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
(4)对钓鱼岛问题,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请回答:
(1)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l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指出"皇帝倒了"的含义和影响。(2分)
(2)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有何深刻寓意?(1分)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中共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的?概述对外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摆脱不了政治环境的影响。综观国共关系史,随着两党关系的演
变,中共对蒋介石的评价也有不同。自西安事变以后,中共对蒋介石的态度逐渐发生变
化,特别是1937年到l945年期间。如:l938年在延安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说
过"国民党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是蒋介石"。l945年,
中共也公开表示, "承认蒋先生的领导,承认蒋先生在全国的地位。"但是,在1946
年到l949年期间,中共对蒋介石的态度又发生变化,斥之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还有大众流传的"蒋该死"、"蒋匪帮"之类,就是那个时期出现的。
问题:
(1)结合l937年到l949年的主要史实,简要分析中共对蒋介石评价的变化及原因。(8分)  
(2)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摘自李克强总理在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时的讲话
材料二:……中国愿同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携手,维护战后的和平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正是因为有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各国人民才能享受美好生活。
--摘自《新闻网》
材料三:"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受害者……德国应该承担起永恒的责任。这种反思必须一代一代保留下去。"
--2013年1月2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讲话
材料四:2013年2月2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美国发表演讲称,历史和国际法均可证明"尖阁列岛"(即钓鱼岛)是日本领土……4月23日他在日本媒体上表示多名内阁成员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是理所应当的。
(1)材料一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请举出一例世界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各国人民能享受美好生活的原因是什么?
(3)当今世界总体是和平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材料三、四哪一则材料是体现当今世界和平的不和谐因素?请试举一个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例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也是一部探索抗争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中国近代三个条约的部分内容
A.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B.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设工厂、设立领事馆及输入各种机器。
C.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1)阅读材料,指出三个条约的名称。概括指出三个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
材料三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3)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
材料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

(4)图中1936年爆发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积极影响?图中1945年召开了中共七大,请用一句话简述大会讨论的重要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人民网
材料二  1931年9月18日,和三十七年前的黄海之役几乎只差一天,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沟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东北军遵从中央指示没有抵抗。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材料三  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夜间演习,以"丢人"为名挑起了事端,"丢人"本是他们多年来惯用的伎俩……五年前上海"丢人"引起一二八事变,多少都捞到了好处。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材料四 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做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做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是对哪次事变的描述?
(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4)材料四所描述的日本侵华罪行发生在哪座城市?
(5)今天,日本军国主义仍然阴魂不散,企图通过各种方式为侵略战争翻案,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请你举出一种日本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为战争翻案的行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前半叶,中国外交的追求的是国家独立和主权,后半叶以来外交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同现存世界打交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召开了巴黎和会。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
(1)关于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凡尔赛和约》作了什么规定?为什么说中国是巴黎和会的最大失败者?
材料二 随着美苏主导下的冷战不断加剧,美苏在亚太和远东地区的争夺也愈发激烈。新中国的成立使亚洲形势发生了巨变。美国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日本在亚洲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改变了其对日政策,由占领初期的遏制转变为扶植……
--石善涛《中苏同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日政策》
(2)据材料二说明二战后美国的对日政策的变化及其主要目的。
材料三 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总统、以色列总理于2013年5月上旬分别访华,引起外界广泛关注。分析人士认为,巴以两国领导人几乎同期访问同一个国家,在国际外交史上实属罕见。
--解放军报《巴以领导人罕见同期访华 中国积极开展劝和促谈》
(3)据所学知识回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呈现什么趋势?材料三反映出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如何?
(4)中国近现代外交的曲折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综合题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