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浴血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东京 | B.武昌 | C.广州 | D.南京 |
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C.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有同学认为“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下列能证明此说法的有
①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
②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
④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 |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在1905年的《申报》中可以阅读到的信息有( )
①废科举 ②创立中国同盟会 ③京张铁路通车 ④拍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B.中华民国成立 |
C.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惨案 | D.国民党政权覆灭 |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中华民国的成立 | B.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C.中共“一大”的召开 | D.蒋家王朝的灭亡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戊戌变法又称作“百日维新” |
B.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孙中山 |
C.五四运动前期,爱国斗争的主力是农民阶级 |
D.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
学生李明的爷爷今年恰好满80大寿,即l931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后,一位历史老师问李明: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哪一年?李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二十九年 | B.二十年 | C.三十一年 | D.三十年 |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思潮——洋务运动,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洋务思潮的最大功绩在于
A.它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 B.它培养了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
C.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D.它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增长 |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下列历史事件与南京有关的是
①农民阶级曾在此建立政权
②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
③新文化运动兴起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试题篮
()